教育装备采购网
优秀案例580*60 校体购2

昭通六大战略之“教育兴昭”

教育装备采购网 2019-09-25 17:11 围观955次

  昭通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中的“义务教育有保障”和“发展教育脱贫一批”工作任务,全力以赴推进教育体育事业迈向新征程。截至目前,全市有各级各类学校2549所;各级各类学校在校生1139842人,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为71.46%,初中毛入学率为103.95%,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为99.85%、学前教育毛入园(班)率为57.32%、学前三年毛入园率44.02%。

  各级各类学校教职工63850人(专任教师59788人),普通高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为96.15%,普通初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为99.04%,小学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为99.52%;各类学校专任教师与学生比为:普高1:18、初中1:16、小学1:19、职高1:18、学前教育1:31(不含附设幼儿班人数为1:24);各级各类学校校舍10365240.65平方米。

教育扶贫

  一是义教均衡。

  严格对标对表,狠抓过程督导,确保全市11县市区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按年度目标顺利通过国家评估认定。目前,水富、绥江等9个县市区已通过国家评估认定。今年,镇雄、彝良已通过省级评估,正扎实开展国家评估认定准备工作。

  二是全面改薄。

  制定时间表和路线图,抓好义务教育“改薄”项目建设。2014年以来,全市“全面改薄”项目累计批复总资金56.40亿元,累计批复校舍建设面积391.8万平方米;开工面积391.13万平方米,面积开工率为100%;完工面积374.76万平方米,面积完工率96%;完成投资53.64亿元,投资完成率95%;设备购置完成投资8.88亿元,设备购置完成率100%。

  三是学生资助。

  充分利用国办扶贫大数据平台与学籍系统,精准识别建档立卡贫困学生,认真落实各项学生资助政策。上半年,共资助在校卡户生35.5414万人,资助资金44114.57万元,在校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资助全覆盖。实施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学校数1942所,学生732190人,累计支出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资金2.746亿元。

  四是东西协作。

  积极争取东莞、中山在人才培养、教研交流等方面的帮助和支持,助力昭通教育发展。截至2019年春季学期,共请进东莞、中山名师311人到昭通开展指导和支教工作;累计走出801名校(园)长、教研员及骨干教师,全方位学习了沿海地区优质学校管理经验;累计送出4493名初中毕业生到中山、东莞接受优质中等职业教育;争取东莞6所中职学校“一对一”结对帮扶昭阳、鲁甸、巧家、镇雄、彝良、威信6个县区中职学校;共争取广东省帮扶资金17592.9万元,投入建设基础设施面积达50220.16平方米。抢抓深圳帮扶昭通的机遇,已初步达成深圳职业院校结对帮扶昭通卫职院、职教中心,深圳市职业学院招收2000名昭通学生,深圳市教育局协助联系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与昭通市职业教育中心开展校企合作,万科集团捐赠1亿元支持昭通教育事业发展和教育专业人才交流常态化等共识。由深圳帮助昭通援建深昭职业学院并恳请深圳大学医学部协作帮扶昭通卫生职业学院已进入征询纳入帮扶框架阶段。

基础保障

  一是办学条件。

  2014年以来,全市各类教育工程项目累计批复校园校舍建设面积555.01万㎡,批复资金81.85亿元。截至目前,累计开工面积545.17万平方米,面积开工率98%;累计完工面积521.35万平方米,面积完工率94%;累计完成投资76.86亿元,投资完成率94%。

  二是师资配备。

  市委、市政府《关于深化新时代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出台以来,先后补充教师1947名,除2019年特岗招聘的441名正在实施和2019优秀紧缺教师招聘的273名即将资格复审外,其余已全部上岗入编(或预留编制)。同时,加强学习培训,提升队伍素质。目前,全市教育系统有9个市委联系专家工作室、92个“名教师、名班主任、名校(园)长”学术工作室、19个省级名师工作坊;今年,有130名校长、骨干教师参加云南省万名校长培训计划第二期培训;有46536名教师参加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加强师德师风,牢记立德树人使命,做新时代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专题网络培训,占全市教师的82%。

质量提升

  一是高考质量。

  抓住中山、东莞名师走进昭通的机遇,抓好普通高中中心组教研活动,做实高考研讨会,做强云南省高三统测、高三市统测及网络阅卷分析等工作,全市普通高考再创佳绩。2019年,全市共有46791人参加高考,居云南省第二位,同比增加3553人,增长8.22%。一本上线4819人,同比增加480人,增长11.1%,一本上线率为11.52%(不含艺体生),同比增加1.48个百分点。本科上线18775人,占参考人数46791人的40.13%,同比增加2451人,本科上线率增加2.33个百分点。600分以上人数为1344人,同比增加205人,增长18%,高于全省增长率(3.64%)14.36个百分点。

  二是职业教育。

  2019年,全市初中毕业生96368人,其中普通高中计划招生51000人,剩余45368名学生将全部送入职业学校(市内招生11990人,扶贫协作招生19971人,市外非扶贫协作招生13407人),职业教育扶贫协作招生学校扩大至66所国家级、省级示范校。昭通出台了《昭通市加强职业教育扶贫协作招生工作实施方案》,与县市区签订了职业教育招生目标责任书。目前预报名工作已全面展开,东莞、中山协作招生的2810名学生将于7月25日开始集中在市职教中心,进行为期1月的送达前教育培训。同时,通过与省教育厅沟通协调,争取到第一批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中央专项资金2610万元,资金总量仅次于昆明、曲靖;在办学结构性调整方面,昭阳区职中整合入职教中心协同发展已进入落实阶段。

体育事业

  一是实施“七彩云南全民健身工程”。

  上半年,省体育局下达我市94个项目资金1359.48万元。目前,资金已拨至各项目实施单位,由各单位组织实施,预计年内将完成所有项目。

  二是竞技比赛成果丰硕。

  组队参加云南省常规年度比赛,获得金牌40枚、银牌41枚、铜牌40枚。同时,昭通籍运动员屡获佳绩。在2019年世界杯山地自行车西班牙站比赛中,我市运动员马皓获U23男子组第1名;在河南洛阳举行的全国第二届青年运动会田径乙组比赛中,我市运动员蒋洪美获女子乙组2000米障碍赛冠军。我市田径运动员李太位、陈德根入选北京冬奥会国家集训队。

  三是抓体彩销售。

  全市体育彩票销售网点330个,上半年已销售体彩1.65亿元,同比增长10.7%。

来源:昭通市教育局 责任编辑:方剑波 我要投稿
校体购终极页

相关阅读

  • 广东省教育评价改革典型案例②
    广东省教育厅微信公众号06-20
    教育评价事关教育发展方向。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完善学校管理和教育评价体系”的决策部署,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鼓励各地各校探索推进教育评价...
  • 教育部成立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大会组委会
    教育部04-06
    经国务院同意,教育部将在天津举办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大会。近期,教育部成立了由教育部、天津市人民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担任主任委员的大会组织委员会。此次大会为中国政府首次主办的国际性职业...
  • SSE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线上)论坛圆满举办

    SSE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线上)论坛圆满举办
    教育装备采购网01-04
    12月30日,由SSE职博会组委会主办的“新时·新政·新机——SSE中国职业教育发展论坛”在云端圆满举办。论坛云集了沈峥、张磊、陈克明、兰小云等权威专...
  • 南京市“十四五”教育发展规划出炉 将新增公办基础教育学位10万个以上
    江苏省教育厅12-31
    近日,《南京市“十四五”教育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正式印发。《规划》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人民满意、优先发展、育人为本、统筹推进原则,明确到2025年,全市教育“红色、创新、智慧、博...
  • 齐鲁师范学院教育发展基金会成立大会顺利召开
    中国高校之窗10-14
    10月13日下午,齐鲁师范学院教育发展基金会成立大会在章丘校区图书馆四楼会议室隆重召开。大会由齐鲁师范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林松柏主持,山东省社会组织管理局副处长江峰,新加坡中国投资控股...
  • 实现幼有所育美好期望 相山区大力推进学前教育发展
    安徽教育网11-26
    人生百年,立于幼学。近年来,相山区积极回应广大市民对学前教育资源日益增长的需求,不断扩大教育资源、提升保教质量,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截至目前,全区共有幼儿园、...
  • 中教启星亮相2019中国STEM教育发展大会

    中教启星亮相2019中国STEM教育发展大会
    教育装备采购网10-22
    10月18至21日,第三届中国STEM教育发展大会在西安高新国际学校隆重举行,大会由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陕西省教育厅、西安市教育局和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
  • 全力促进学前教育发展 吕岩视察督办市政协重点提案
    漯河市教育局09-17
    市政协主席吕岩(左)在幼儿园了解情况,市委教育工委书记、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赵建钊(右)陪同市政协主席吕岩(中),市政协副主席胡新峰(左)实地察看,市委教育工委委员、市教育局党组...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教育装备采购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教育装备采购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教育装备采购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校体购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