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气象站是教育主管部门推进科普进学校的重要平台,做好校园气象站的建设工作对学校进一步加强气象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科普宣传有着很重要的现实意义。培养和提高学生科学的气象知识传播、气象科学教育、防灾减灾意识、践行低碳生活的理念与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是摆在现代教育以及社会面前重要的课题,校园气象站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们的气象防灾减灾意识、地理实际观测能力以及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
具体来说,建立校园气象站,对于气象科普教育,有以下几点明显的效果:
1. 学校有了专用的气象课程
通常学校的课程除了教育部和省规定开设的课程以外,不允许有其他的课程进入校园,但建立校园气象站的学校还可以自设地方课程《气象基础》,这就从课程上保证了气象科普的教育落实。
2. 有了专职的老师和专用的课本
凡是建立校园气象站的学校,都配有专职的校园气象辅导教师,部分已安装校园气象站的学校还出现了人人能上气象课的崭新局面;同时,为了完成正常的教学任务,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气象科普与气象知识的教育教学活动,各学校还自编了与之相配套的地方教材。
3. 有了专用的场地和经常的活动
专用的场地就是校园气象站,根据中国气象局科普宣传中心的要求,校园气象站至少要有一块专用的场地,并需要配置百叶箱等设备,能够进行基本的气温、湿度、风向、风速、雨量等常规要素的测量,为此,学校要组织一支学生的观测队伍,保证每天按时完成观测任务,在此基础上,大多数学校成立了气象社团,进行更深入的气象科学的探究与实践。
4. 及时了解天气象信息,准确掌握天气变化情况
建立校园气象站的学校都在校园设立了“天气象信息台”,由参加气象观测的学生把本校观测的相关数据及当地气象部门发布的气象信息公布在平台上,全校师生就可以详细地知道本地的时实天气信息,同时了解天气预报,并通过他们辐射到家庭和社会。如遇到突发的天气情况和重大灾害性的天气,学校还可以通过校讯通及时与家长进行沟通联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