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装备采购网
第七届图书馆 校体购1

扶贫不靠捐钱 沪江互+计划新公益模式屡获央视报道

教育装备采购网 2018-11-26 15:36 围观787次

  11月22日,中央电视台报道了一则关于江西赣州宁都“互联网 教育”模式促进偏远、贫困地区共享优质教育资源的慈善新闻。不同于以往的资金、设备捐赠,报道中的沪江互 计划并未以硬件捐赠扶持学校,而是通过互联网为当地提供课程、培训等内容资源。

  

沪江互 计划再获央视报道

  该公益模式在全国31个省级行政区域皆有落地,从河南卢氏到甘肃李家堡、再到江西宁都,受到央视等权威媒体及地方媒体的多次关注。

  2017年12月28日的央视新闻联播以《甘肃:因地制宜补齐教育短板》为题报道了甘肃省定西市李家堡学区运用互联网支教解决教育资源不均衡的创新实践;今年9月的大型专题《奋进新时代·教育新华章》取景沪江和江西宁都,相隔千里、线上支教的场景被还原于中国教育电视台;11月中央电视台的东方时空、晚间新闻、午夜新闻等栏目也相继播出了沪江相关新闻。

  不捐钱的公益之路

  互 计划是沪江于2015年10月发布的“互联网 教育”公益项目,旨在通过互联网学习方式改变传统教育,实现优质网络课程在全国各地的共建共享。通过一根网线、一台电脑,互 计划将全国的优质课程资源长期不间断地输送到乡村学校。

  不做硬件捐赠,是互 计划新公益模式的特色之一。

  在整个社会的公益形式都以物质捐赠为主的大环境下,不做捐赠的项目并不易于推行。二者区别在于,物质捐赠属于一次性行为,公益方只需要付出资金或等价物,其余全由当地运营;而互 计划的公益模式需要长期资源投入,从课程的适配、迭代,到内容的安排、运营,除内部资源外还需要调动教育机构、当地教育系统、甚至合作企业的相关资源。

  过往硬件捐赠的公益方式较多,由于缺乏专业运营人员,难免有硬件闲置的情况出现。央视报道中指出,全国96%的中小学校实现网络接入,而开通网络学习空间的学生、教师分别占45%和61%。

  硬件之上,更需要“软件”适配。据《中国农村教育发展报告2017》显示,全国不足百人的小规模学校共计12.31万个,其中1~10人的乡村校点达2.58万个。师资匮乏,课程难以开齐,是此类小规模乡村学校尚未摆脱的困境。一方面是硬件设施充裕,另一方面却是课程资源严重短缺,二者对比鲜明。

  提供课程资源的互 计划打破了软硬件的不平衡。基于乡村学校已经拥有的电脑、投影、电子屏等设备,互 计划通过互联网将课程资源以互动直播的方式引入乡村教室。线上老师教授、当地老师指导的双师课堂模式,帮助乡村学校根除了课程不齐的问题。因此,即便没有硬件的捐赠,互 计划仍然在全国多地普及。

  公益模式获各部委及当地认可

  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扶贫先扶志,贫困地区完全可能依靠自身努力、政策、长处、优势以弥补贫困带来的劣势。如果扶贫不扶志,扶贫的目的就难以达到,即使一度脱贫,也可能会再度返贫。”

  近年来兴起的电商扶贫、旅游扶贫、教育扶贫的核心逻辑,都是不仅要输血,还要帮助当地拥有自主造血的能力。互 计划的公益模式同样强调当地领导、教师及学生的内驱力,先帮助区域、学校、教师、学生成长,再靠一批批火种带动更多的区域参与到网络课程提升之中。

  随着老师、学生们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乡镇级乃至县市级教学区域整体加入互 计划,并获得了国务院扶贫办、中央网信办、工信部、教育部、证监会等部委的持续关注。本次央视报道的江西宁都县,便是在中央网信办指导的“全国网络扶贫工作现场推进会”下签约结对帮扶。

  此外,在中央网信办、国家工信部、国家教育部、证监会的指导下,互 计划还分别与四川凉山、河北康保、青海玉树、新疆喀什等地达成合作,向其输送素质课程、国语课程等资源。截至2018年5月31日,互 计划的公益模式已经在全国31个省级行政区域的5000余所学校落地,逾百万学生享受到了免费的优质课程。

  

​互 计划发起人伏彩瑞接受央视采访

  地域限制,原本是乡村偏远地区获得优质教育的最大障碍。当互联网技术与乡村学校的硬件相结合,城市的优秀教师能够将自己的力量辐射到更远的乡村,而乡村的孩子也能享受到最优质的课程。“一个好老师可以同时给很多很多这样人数很少的乡村学校同时上课,对老师的价值就能最大化。”沪江创始人、董事长兼CEO、互 计划发起人伏彩瑞表示。

  “扶贫必扶智。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在互联网的助力下,乡村孩子们的教育环境将更加公平而有质量。

来源:汉网 责任编辑:阳光 我要投稿
校体购终极页

相关阅读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教育装备采购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教育装备采购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教育装备采购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校体购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