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类错觉图像,不同的人可能会看到不同的画面,同一个人也可能看到不同的画面。现在请你仔细观察下面的图片。
你看到立柱还是仆从?
你看到酒杯还是人脸?
你看到天使还是恶魔?
我们之所以会对同一张图片产生不同的理解,是因为这些图片的主体和背景都能够互换。由于我们的知觉具有理解性,当我们的视线移向不同位置时,就会产生不同的理解,这种理解随时存在,但又不能同时获得。所以我们对这类图片的解释取决于我们将哪部分看为背景,哪部分看为前景。这由轮廓的外形决定,因为我们的视觉系统是依据轮廓来对对象进行编码的。
在图画中,相邻、相似和同属一类的部分倾向于结合在一起,这其实就是知觉的另一特性,整体性。我们对轮廓外形的注意的转变会导致图画的翻转,而不同人知觉图形的偏好也会有所不同,这就导致我们看到的图形会产生偏差,尤其是我们对轮阔和外形的偏好。所以有人会看到天使,有人会看到恶魔,这只是知觉上的个人偏好,并不能代表人格特质上的差异。
背景错觉图也是经典的心理学错觉图之一,而且画面简单明了又蕴含奥妙,以黑白图片居多,能够很好地吸引注意力。用这一系列的京师博仁心理挂图来做咨询室的装饰,可以让咨询室的学术氛围更浓郁,专业风格更突出。这类心理挂图也能够在心理健康课上作为教学道具,让学生们直观的感受心理学的神秘与趣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