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Urumqi Glacier No.1, Tianshan Mountains),简称乌源1号冰川,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县境内,距离乌鲁木齐市区西南约120公里处,属于天格尔山北坡乌鲁木齐河的河源区。1959年,原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现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院)在乌鲁木齐河的源头建立了中国科学院天山冰川观测试验站,使得该冰川在国际冰川研究中具有重要地位。
天山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
(图片来源:网络)
乌源1号冰川形成于第三冰川纪,距今已有480万年的历史了。由于现代冰川类集中,冰川地貌和沉积物非常典型,古冰川遗迹保存完整清晰,所以该冰川有“冰川活化石”之誉,成为我国观测研究现代冰川和古冰川遗迹的最佳地点。
天山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
(图片来源:新华社,拍摄日期:2017年4月底)
中国科学院天山冰川观测试验站(简称天山冰川站,英文Tianshan Glaciological Station,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是我国唯一专门以冰川和冰川作用区为主要观测、试验和研究对象的野外台站,是国际冰川监测网络中,中亚内陆冰川的代表观测站点。在中科院、研究所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经过四十多年的努力和建设,现已基本形成一个在国内外有一定知名度的观测、试验和研究的野外基地。
天山冰川站每年在消融前期(4月底)和消融后期(8月底)对乌源1号冰川各开展一次综合观测, 包括物质平衡、冰川厚度、冰川面积、表面运动速度、末端变化、气象、水文、大气气溶胶、雪冰化学、冰川表面反照率等项目。
科研人员乘车前往天山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
(图片来源:新华社,拍摄日期:2017年4月底)
科研人员应用ASD手持式地物光谱仪、ASD双光束光谱同步测量系统及其它科研仪器,主要测量了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的物质平衡、反照率、厚度、温度及运动速度等数据,这些数据将被用于研究山地冰川加速变化的动态过程和时空差异,揭示其影响因素和机理,改进参数化方案,更真实地描述关键过程的物理机制,以减小冰川变化模拟的不确定性,分析该冰川半个多世纪的变化趋势,为评估冰川变化的各种影响及应对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科研人员正在测量天山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的反照率
(图片来源:新华社,拍摄日期:2017年4月底)
科研人员用白板校准ASD手持式地物光谱仪
(图片来源:新华社,拍摄日期:2017年4月底)
科研人员内部校准ASD双光束光谱同步测量系统
(图片来源: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拍摄日期:2018年4月底)
科研人员测量冰川表面反照率
(图片来源: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拍摄日期:2018年8月底)
相关产品简介:
ASD双光束光谱同步测量系统:
系统由2台ASD地物光谱仪,1套Dual同步测量软件组成。在Dual软件设置中,一台地物光谱仪作为固定单元,连续采集参考白板的测量数据;另一台作为移动单元,自由收集光谱信息,测量过程中,不必考虑外界太阳光的连续变化,无需重复进行白板测量校正。两台仪器通过笔记本电脑和Dual软件实现通讯、内部交叉校准和同步测量。
ASD双光束光谱同步测量系统实现了参考白板和目标物数据在完全一样的光照条件下同步测量和收集,极大地提高了科学家们的工作效率,在野外条件下能够获得最佳测量效果,其效果胜于在实验室里采用积分球。
关注“理加联合”微信公众平台,回复“9”,即可以观看Dual软件操作三部曲。
ASD手持式地物光谱仪——HandHeld 2:
采用超便携设计,提供非破坏和非接触式的快速准确测量;应用了多项专利技术,如:DriftLockTM暗电流,可以获得超高信噪比的光谱数据,即便在复杂的野外环境中,也能提供实验室级别的高质量光谱数据。
图片来源:新华社、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关注我们,从此科研路上不孤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