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笔者有幸采访到山东省德州市的名学校名校长苏霞女士。德州市实验小学现有54个教学班,3167名学生,167名教职员工。这所学校的名声很大,曾荣获第一届全国文明校园,全国微创新示范学校,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全国校园安全先进单位,山东省教学示范校等多项称号。
学校装备发展快 存在问题也不少
一谈起学校装备这个话题,苏校长很兴奋地说,凡是明智的领导,都会对学校的教师队伍和条件设施建设舍得花气力和经费投入。我们这所学校的常规装备,包括现代化装备都比较到位。特别是信息技术装备投入较大,目前这一项就已经投入资金200多万。现在学校的网络体系已经建成,录播教室、微课教室和学生电台等装备齐全。一体机到达各个教室,班班多媒体。教师的笔记本电脑等现代设施都配齐配足。
但苏校长告诉笔者,尽管教育装备的投入很大,发展也很快,却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最为突出的问题是学校进了不少的先进产品和技术设备设施,但是软件配套更新跟不上。比如有些学校建成智慧教室,由于软件系统更新不及时,造成使用率低。所以,无论什么先进设备,前提是都必须实用。苏霞校长还举了一个例子,她说,当下学校的创客教育配备需求较大,但我们接触到一些来学校宣传的企业,很多都完全不对路。我们的老师试验了一下功能,结果发现,他们推销的产品中根本没有开发小学的编程,而都是中学的编程内容。
另外,苏校长尤其强调,贴心的培训和售后十分重要。设备不是装备了就完成的事,必须要能够使用。设备要能够正常使用,教师要会应用,这些都企业需要做的事情,即产品的使用和后续服务都务必跟进。她说,像我们学校建造的微课教室,我记得还没有付钱。今天他找我要钱。我说,现在设备的使用都还存在许多问题,教师也还不会和不能使用,这些问题都需要企业跟进和解决。你们把这些配套和服务都解决好,设备能够投入正常使用了,学校就可以付钱啦。
教育信息化2.0,对用户和企业都要求极高
苏校长认为,教育部印发的《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是教育信息化的升级,也将引发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颠覆和创新。推行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需要实现从专用资源向大资源转变,从提升学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向提升信息技术素养转变,从应用融合发展向创新融合发展转变。
苏校长表示,国家的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必将带来教育资源的优化与共享,也给学校装备建设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她说,未来学校装备建设需要的是全方位的一体化的信息技术网络体系,而不是单项的设备设施建设。现在建设都是分割的,监控做监控的,安全做安全的,教学做教学的。将来需要做的是智慧校园建设,应该是建设一个大的综合平台。具体实施,那就不是企业各自为政了,而是需要由一个公司来做整体谋划与设计,或者是多家企业组成一个联合体共同研发。研发人员必须走进学校,对接不同的具体需求。比如不同的学校有不同的需求,大班和小班配置都不一样,需要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设计总平台及其相关分支,像教学仪器、功能教室、家校互动云平台等。
在谈到未来学校的潜在装备需求时,她说,潜在需求的开发不是学校自身可以完成的,而是需要产品企业和教育科研部门与学校的共同配合,才能开发和挖掘出来。事实上,学校装备的很多内容都需要企业与学校对接,共同研发。比如,学生个性化学习科技产品与技术的研发,研发人员不但要走进学校,而且还应该走进教师和课堂。现代科技为教改服务,就需要企业为学校提供产品式样,比如课堂教学系列数据的获取等,学校还要和当地的教研人员对接,确认系统开发的有效性。在此基础上因校制宜,系统开发。
大额装备学校没有自行采购权 但需求都会从学校中来
据苏校长介绍,目前基础教育的学校自主采购权受额度限制,采购超过10万以上,工程超过30万以上的项目学校不得自行采购,需政府采购。但是,所有采购项目的详细内容和具体需求都是由学校提出和申报。如需要建一个什么功能的专用教室,经费预算,都是由学校向教育局申报,教育局再去走政府招标采购程序。不足10万的可以由学校自行采购,按照政府采购的模式自己进行招标。
苏校长告诉笔者,基础教育装备的采购和管理,各级教育装备部门至关重要。凡是学校比较固定的基本设施配置,一般都有装备目录,由地方装备部门去执行。随着形势发展需要更新配置时,装备部门都会找学校征求意见。新建学校,都是由学校提供设备设施的配置系数交教育局,教育局召集产品企业招标。
为了加快学校装备采购的运转速度,提高装备建设效益,苏校长建议,作为为学校和企业服务的教育装备网站第三方平台,有必要与各级各地的装备部门建立起经常的广泛的联系,为他们提供前沿的行业分析和先进的品牌产品信息,帮助他们开展学校装备产品的询价和供应商推荐。一个装备部门负责一个地区的装备建设,只要第三方平台能够将这个组织的行业开发与服务激活,这个区域内的学校装备建设就有了希望。同时她建议,企业和第三方服务平台也应该与基础教育的学校做好供需对接,一切装备需求和使用都在这里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