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时间的流逝,有些不被妥善保存的古籍会发生破损、虫蛀、焦脆等问题。为更好地保护这些古籍,汉龙实业成立古籍文献修复室。从此, 这些90后女孩,便成为这个古籍文献修复室“主人”。在这里,她们用自己的巧手为一本本“患病”历史古籍做精心“治疗”,让这些古籍“重获生机”,走进读者的视野。
什么是古籍修复?相信很多风吹过会有一股纸张发霉的味道,几位年长的工作人员在埋头工作的景象。其实古籍修复远没有想像的那么古板,古籍修人听到“古籍修复”,脑海里就会浮现出一间到处堆满了古书的房间。阳光射进来能看到满屋散落在空气中的灰尘,微复师就如同医院里的全科医生,要根据古籍的破损程度,制定不同的修补方案,从而让古籍重现光彩。
那么如何让古籍重放光彩呢?
第一,拍照。
古籍从库房取出之后的第一步就是要拍照存档,让古籍修复师对古籍破损情况有全面的了解。
“如果是用普通相机对古籍进行拍照处理,不但费时,而且经常出现照片成像质量不高等问题。我们一般是选用赛数的高精度古籍扫描仪,用于拍摄古籍,从而彻底解决了这一问题。”负责古籍修复的小范介绍说。
第二,选纸:
拍照完毕之后,就进入了给古籍选纸的环节。修复古籍需要选用古法制造的纸,即仿造古时候的原材料、帘纹、工艺生产的纸张,并且这种纸必须是手工制作,又分为麻纸、竹纸、皮纸、混料纸等。
修书不是选择最贵的纸,而是要选择最恰当的纸。现在汉龙修复室仓库内共储存了5大类、100多种手工纸,修复师在修复古籍之前,就需从这些纸张中选出与待修的古籍材质、帘纹相同、颜色相仿的纸张。如遇材质特殊或带有颜色的纸张,还需要自行调配纸浆或为纸张染色。
第三,制作浆糊。
古籍修复所用的浆糊必须用去筋的小麦淀粉进行制作,因为这样的浆糊浆性温和,稳定性好,最重要的是具有可逆性。而具体制作方面则是把小麦淀粉加冷水后,用木棒反复搅拌至糊状,然后再用热水冲淋,即可成型。制作成型的浆糊需在自然状态下放置冷却,才能使用。
第四,修补。
制作好浆糊,选好配纸,就进入了正式的古籍修补阶段。古籍修复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全手工修复,另一种是使用纸浆补孔设备修复。事实上,古籍修复中最常遇到的是修补破洞,用到的工具也就是一张纸、一支毛笔、一碗浆糊。具体步骤为用沾上浆糊的毛笔在破洞处涂刷,将补纸快速粘在破洞上填补破洞。原则上,先补大洞,后补小洞。
第五,压平。
在完成书页的修补之后,下一步还需对它们进行压平处理。而此时就需用上压书机。一般会在书页上喷上水,放在吸水纸内压平,等书页干燥、压平整之后,再拿出来折页,修剪书页上多余的补纸。修剪完后,再把书页放入压书机进行压平处理,通常一次压平就需要好几天的时间。
修补过程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地调整修复方案,有时候花几天时间才能补好一叶。日复一日的修复工作虽然枯燥,但是当一册破损不堪的古籍经过自己之手变得平整如新时,内心的自豪感和成就感是无可比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