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需要人性化的康复器材;
这里:需要启智、功能化的玩具;
这里:需要现代化信息教育装备;
这里:需要与时俱进的教学手段。
根据系列调查显示,福利院儿童的升学率和受教育程度远远低于正常儿童。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教育,表现出某种程度上的不公平。这种状况都是由所处环境、自身条件和受教育方式及程度所造成。

一个偶然的机会,笔者走访了重庆市万州区一家公立福利院。调查结果:
首先是生存条件:伙食固化,天天晚饭吃面条;群居式大寝室、室内光线昏暗;木式椅子下摆放便盆;不会坐立的婴儿及肢体残疾者卧床。以上调查结果基本上概括了福利院儿童的衣、食、住、行。
其次是生理发育:残疾只能是残疾,智障始终是智障。
第三是心理发展:福利院长大的儿童,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以下是笔者2017年同一个在福利院长大的青年的谈话 。

问:你们的饮食、居住、医疗、教育、成长、去向等情况怎样?
答:饮食,记忆里是千篇一律的饭菜、很少吃到水果、点心;居住是大通铺,一个屋子很多孩子,2个管理阿姨;医疗,打过防疫针,高烧吃过阿姨给的药片;教育,六岁好像给联系过学校,后来被领养,没去;成长,没死掉就是成长;去向,我是被领养的,尽管在领养家庭不愉快,也宁死不愿回福利院去。
问:多少比例的孩子患有先天性疾病?
答: 很多。我的同伴半数有先天性疾病。
问:他们享受的医疗费用是否有限制?
答:不知道。
问:能上大学吗?他们有可能成为社会精英层的一员吗 ?
答:我上了。普通人一枚,我觉得我能长大、上学已经很不容易了,对生活很容易满足。
问:保育及启蒙教育情况?
答:有的保育员,水平低下、经验缺乏。保育员普遍很凶,有时候能够让所有小孩饿几个小时,有时候能让所有人都冻感冒。启蒙教育……

几次走访反映出一系列隐性问题:1.福利院儿童多数有生理缺陷,养护需要加强;2. 启蒙教育需要提上议事日程;3.缺少最基本的康复设施;4.基础教育装备需完善;5.缺乏合格的保育员及师资配备;6.政策需完善且贯彻落实。亟待改变福利院最基本和最实惠的办法是要从基础的和基本的设备设施抓起。
增设益智玩教育
玩教育对于低龄儿童既是玩具,又是教具,它不仅是哄孩子不哭不闹的工具,更是承载现代社会教育使命的教材,这不是几只绒布狗狗、几盒花花绿绿的积木可以代替的。从几次考察中发现,福利院儿童的玩具大多属于各地捐助的旧玩具。这里的玩教具要升级,要更新,要体现时代特色。不能认为用在这些孩子身上是浪费或不值,社会要尽力量去担负这段教育的职责。
(儿童蹦跳床)
(儿童桌式站立架)
急需康复设备及其锻炼
福利院是个特殊的“学校”,来此的多为肢体残疾、失聪及智障儿童。如果仅仅是供以口食,忽视康复,那无疑于对待动物。应增加健康教育器材设施,如上、下肢康复系列、全身性康复系列、矫形器具、感官互动器械、步行步态康复、智能康复训练系统、体能辅助用具等,使正处于发育阶段的残障儿童得到必须的理疗或者强身健体锻炼,让他们与院外的同龄人享有同等的生存、运动、教育权利。
(沙盘治疗心理缺失玩教具)
(沙盘治疗心理缺失课程)
关注心理教育缺失
从福利院进入社会的人,为什么羞于暴露自己身世?为什么逃离福利院?为什么宁愿流浪也不愿再回到那里?对于从小沦为“孤儿”、残疾的他们,环境的影响致给予他们第二次打击。当他们接受社会捐助和社会团体对他们探视、关照时,常人很难体会到这之中的甜蜜、苦楚交织的复杂体味。因此,应该考虑到福利院配备心理治疗室的问题。

赋予他们享受信息化教育的权利
年龄大一些的孩子,应该与院外的孩子享受同等信息化教育。政府可以为基础教育、高等教育买单,采购信息化教育装备,同样也应该根据儿童的生理状况为福利院的孩子采购信息教育装备,不能等有朝一日他们长大走出福利院时,眼里看到的却是另外一个异样的世界。
配备具有专业水平的师资+保育员
作为在福利院这种特殊环境下的工作人员,在职业道德和从业技能方面要作特别要求,并进行常备不懈的培训,给予特殊儿童更加特别的因材施教和有的放矢教育。
儿童福利院要配备完善的安全监控设施
在福利院这种特殊环境中,安全保卫措施尤为重要,至少应与普通幼儿园等同待遇。应配置监控录像系统,以保证孩子们的人身安全,避免保育员及教师虐待儿童事件发生,以保护他们在平安、和谐的环境中成长,这对孩子们的身心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民政部门需要按照儿童利益最大化的原则,通过继续加强儿童福利机构建设,推动出台儿童社会福利条例,加大监管力度等途径,全面依法保护好特殊儿童的合法权益,把“抚养”变成“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