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首届京津冀青少年夏季滑雪挑战赛总决赛在崇礼万龙滑雪场落幕。根据国家体育总局发布的《冰雪运动发展规划(2016-2025年)》,到2025年我国冰雪产业总规模要达到一万亿元。随着冰雪运动越来越火热,各种与冰雪相关的滑雪器材、模拟器的推出,也通过冰雪运动的开展促进了中国冰雪产业的发展。
首届京津冀青少年夏季滑雪挑战赛在万龙滑雪场落幕。(戚连民/摄)
积极推进政府与企业合作 使冰雪产业资源优势最大化
北京市滑雪协会去年12月7日成立,通过一年的时间,举办了北京市青少年滑雪比赛、京津冀滑雪指导员职业技能挑战赛、北京市大众滑雪公开赛等,加强了政府与企业的合作,利用滑雪企业、滑雪场的技术资源优势开展各种滑雪活动,以赛事和活动进行引领,促进和吸引了更多的人参与冰雪运动。
首届京津冀青少年夏季滑雪挑战赛11日在崇礼万龙滑雪场圆满落幕,北京市滑雪协会与知名滑雪装备品牌斯威克斯、清哲(CHERCHER)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在北京市滑雪协会主席李晓鸣看来,北京市滑雪协会与两家知名滑雪装备品牌的合作,就是通过学习、借鉴和消化冰雪发达国家的优秀技术和优势资源,弥补北京市滑雪运动发展的“短板”,进一步推动北京市滑雪运动健康、规范、持续的发展,为北京2022年冬奥会的成功举办培养更多的专业人才,促进中国冰雪装备制造业的不断提高。
北京市滑雪协会主席李晓鸣。(戚连民/摄)
以冰雪特色学校为龙头带动学校和孩子上冰雪
众所周知,贯彻落实好“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青少年是关键。除了举办各种青少年滑雪比赛让孩子们参与冰雪运动,北京市滑雪协会利用了冰雪企业的资源优势走进学校开展冰雪运动进校园活动。
据李晓鸣透露,2017年,北京市体育局和北京市教委评选了50家冰雪特色学校,还要陆续增加到100家。中国的冰雪运动起步晚,发展慢,冰雪特色学校是很好的龙头,可以吸引更多的学校和孩子上冰雪。
冰雪进校园活动包括开展冰雪文化、冰雪安全、冰雪知识、冰雪培训和冰雪教育等内容,再辅助一些冰雪器材,能够让青少年在长达9个月的非雪季熟练掌握冰雪知识、规则,为在3个月的雪季更好、更快、更安全地上冰雪打下基础。
今年8月,北京市滑雪协会还组织了青少年新西兰滑雪训练营活动,通过去国外滑雪,让孩子们开阔眼界增长见识,与世界其他国家或者冰雪发达国家的孩子在一起交流,沟通,来找出差距和不足,能够进一步提高青少年对于滑雪运动的认识和理解。
首届京津冀青少年夏季滑雪挑战赛在万龙滑雪场落幕。(戚连民/摄)
起步晚起点高 一些基础性工作亟待加强
由于起步晚,起点高,在这个落差当中,中国冰雪运动的发展也暴露出很多问题。
李晓鸣认为,相关法律法规和产品标准等一些基础性的东西比较缺乏,这对中国冰雪运动的开展和中国冰雪装备制造业的提高极为不利。
接下来,北京市滑雪协会将重点加强这些基础性的工作,从北京开始来逐步完善相关的冰雪标准、规则,法律法规和产品标准,今年冬季将颁布北京市大众滑雪锻炼等级标准,正在制定北京市滑雪指导员等级评定标准、北京市滑雪场评级标准和北京市滑雪指导员行为规范。
李晓鸣称,万丈高楼平地起,只有做好基础性工作,中国的冰雪运动的发展才能走得更快、更健康、更长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