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师范附属小学智慧课堂让人眼前一亮
如今,有关“人工智能对教育的变革”已经成为行业的热点话题。那么,AI+教育究竟如何实现,具体的落地形式又是怎样的? 9月11日,在无锡师范附属小学,一场OKAY教育的智慧课堂经验分享会,让来自全国各地的中小学教师近距离感知了智慧课堂在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智慧课堂的氛围,师生、生生互动频繁学生兴趣高涨
走近锡师附小的智慧课堂,活跃的课堂氛围尤为吸引人。老师们纷纷走下讲台,走到学生中间,更多地去引导学生与解决学生个性化学习问题,课堂教学在一种积极活泼的氛围中有序推进。

笔者在一节数学课上看到:学生不仅把自己的答案发送给老师,而且把自己对题目的想法在第一时间一同传递给老师。课堂提问既有师生互动,也有生生互动,学生可以随机挑选一位同班同学进行彼此提问,学生们不再是相对封闭地各自学习,而是处在一种欢快的氛围中。
在一堂古诗文课中,学生通过终端呈现形象化图示,在教室背景音乐的伴奏下,学习每一句诗的内涵,深情吟诵古诗,颇有一种身临意境的感觉,课上没有了古诗文晦涩难懂的愁绪气氛,整个课堂给人触动很深。
而这些都是基于科技对教学方式的改变。课堂上主要的教学工具是学生每人一部学习终端,老师手持一部教学终端。所有的教学内容与课堂练习全都可以借助这样的设备加以实现。在上课之前,老师已经把预习资料通过终端发送给了每一位学生,学生们在课前已经自己完成了初步的预习。也正因为此,课堂上的教学节奏显得格外轻松,师生的课堂互动变得十分流畅。
笔者通过课堂观察,发现学生对于平板设备的使用,熟练度很高,而且乐于主动操作,学习积极性被充分地调动起来。无锡师范附属小学教师戴菊芬也表示,智慧课堂让老师变“教”为“导”,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
大数据、云计算、智能识别多项技术,使“智能教学”得以实现

无锡师范附小全部采用由OKAY教育提供的学习终端、教师终端,整个课堂内容均可在学生端、教师端与教室白板同时显示。借助终端设备,师生可以实现学习内容的实时传输。学生利用专门配备的电子笔在接近于常态纸张的墨水纸上完成课堂作业,平板会以电子化的形式显示学生书写,教师端同时对数据化的作业进行智能分析。据了解,OKAY教育的学习终端设备融合了wacom的电子笔、元太科技墨水屏以及myscrip的智能识别等三家世界知名企业的领先技术,为其实现智能化教学,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
学生的课堂书写采用一种高科技墨水纸,它和平时的纸质书写并无太大区别。但是,这种墨水纸能够将学生的书写在终端屏幕上场景化呈现以及电子转化,学生无需改变传统的书写习惯,书写内容经点击发送,即可同时被教师终端接受。

人工智能技术会把学生的答案进行统计分析,通过教师端老师可以清楚发现学生哪道题错了!这给予了老师课堂教学极大的帮助,技术帮助老师对学生学习状况进行了数据分析,缩短了老师与学生的课堂距离,为教师教学提供了一种更加高效的途径。
一站式的智慧课堂教学解决方案,彰显“学习者主权”理念

据介绍,OKAY智慧课堂对整个课堂教学提供了一站式的解决方案,包含课前预习、课堂教学和课后练习。老师可以通过终端向学生推送预习资料,课后练习,以及对学生的反馈进行智能批改,覆盖学生学习的整个流程。可想而知,这样的教学方案能够实现对教学效率的大提升,也减少了学生分阶段学习的苦恼。 智慧课堂对于局域网络环境要求较高,OKAY云盒为智慧课堂提供了一个稳定的局域网络环境,规避了网络不稳定性带来的风险,智能缓存、移动学习突破了时空的限制,智慧课堂上的内容学生在家里同样可以学习。

值得一提的是,终端设备消除了广大家长对于学生沉迷于游戏的顾虑,学习内容由老师进行智能推送,既有技术的智能化,也有人为的管控性。完整的教学解决方案与实践课堂证明,人工智能技术已经深入课堂教学的多重细节。
整个智慧课堂的教学过程,传达出一种“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所有的技术形式,都是为了让学生更加自然、主动、高效地接受知识。如同OKAY教育所提出,智慧课堂以学习者的问题作为教学导向,“以学定教,以教导学”,老师通过教更多地引导学生学。尽管目前智慧课堂的技术实践还存在一定的局限,但可以感受到,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正在更加深入地改变教学方式。OKAY智慧教育从教学场景出发提出的“学习者主权”理念,已经成为智慧教育的一个引领性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