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将深刻改变人类社会生活、改变世界,对制造业也将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将深刻改变人类社会生活、改变世界,对制造业也将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日前,国务院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抢抓人工智能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构筑我国人工智能发展的先发优势,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世界智能大会此前于天津召开,引领全球智能科技新发展。在这一背景下,“制造业的未来图景——我们的挑战与应对”国际研讨会于7月30日在我校召开,本次会议由南开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天津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共同主办,南开大学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承办,来自国内外学界、政界与制造业界的百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
本次研讨会围绕智能制造与产业升级、工业4.0对中国经济社会的影响等主题,探寻产业经济、管理学、社会学、信息技术科学等相关学科新的学术方向,是我校响应智能技术革命及其可能引发的经济、社会、管理领域的变革趋势而搭建的开放、平等、跨学科的思想交流平台。
天津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赵海山、南开大学校长龚克、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党委书记林新出席研讨会开幕式并致辞,南开大学原校长侯自新、天津市工信委副主任邹方斌等出席研讨会。
赵海山指出,自《中国制造2025》提出以来,天津作为中国智能制造的试验者,率先将智能制造定为制造业发展的主攻方向,大力培育智能科技产业,推动制造业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转型,并取得了卓越的成就。近年来,天津启动“智能制造重大科技专项”计划,重点瞄准智能制造的核心环节和共性关键技术。未来智能制造产业还将取得突破性发展,天津将继续加大对智能制造的投入,使其成为先进制造业进一步智能化的“排头兵”。
龚克强调,制造业是现代工业社会的基石,一个国家的制造业水平是其工业化发展程度的标志。制造业的未来应代表生态文明生产力发展水平,有利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并产生出尊重自然、适应自然的新生产力。未来的制造业应是能充分利用能源,尤其是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的制造业;是能充分节约资源,甚至有利于资源循环利用的制造业;是趋于零碳排放的制造业;是创造更多体面就业的制造业,其将对人类社会拥有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的未来产生重要影响。
林新说,以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呈现集中爆发式的发展,并快速向工业领域渗透,为全球制造业转型带来新的机遇,制造技术也正经历着由自动化、数字化向智能化发展的过程。国务院日前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提出将智能制造列为推进产业智能化升级的重点领域,与智能制造相关的研究正成为国家科技政策支持的重点。中国的智能制造发展正面临关键技术亟待突破、制造装备和工业软件产品产业化程度不高的瓶颈,希望大家在研讨中形成真知灼见。
研讨会分为主题演讲和圆桌会议两个环节。美国白宫信息物理系统与美国挑战项目顾问、美国辛辛那提大学教授Jay Lee(李杰),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专家、中国工程院制造业研究室主任屈贤明,德国斯图加特大学工业自动化与软件工程研究所教授Nasser Jazdi(纳塞尔·杰兹帝),国家“十一五”“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起草组组长、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王元,英国利物浦约翰摩尔斯大学教授Gyu Myoung Lee(李鉴明)等知名专家学者围绕“什么是工业4.0”“如何实现工业4.0”“工业4.0可能引发哪些经济、社会、管理问题”“如何利用新型技术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等问题展开深度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