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装备采购网
第七届图书馆 校体购1

南京市弘光中学“移动学习”多元评价实践研究

教育装备采购网 2017-07-28 17:02 围观2021次

  学校概况

  弘光中学是一所建校于2005年9月的小区配套公办初中,是玄武区最年轻的公办初中。办学12年来,学校已由最初的176名学生、19名教师发展为一所在校生1761名、教职工104人的成熟公办初中校。学校确立了“每一个梦想都精彩”的办学理念,以激发、呵护和实现学生宝贵的梦想,为学生继续追逐梦想积蓄力量为教学目的。近年来,学校连续获得“南京市素质教育示范校”“南京市奥林匹克运动示范校”“南京市数字化校园”“南京市园林式校园”“南京市绿色学校”“江苏省绿色学校”“南京市法治示范校”等荣誉称号。

  四年摸索

  2012年9月,学校同时参与了省、市两级“移动学习”试点项目,正式投入“移动学习”的实践研究。

  在过去的四年中,省市范围内的研究热点不断变化,从关注知识载体变革的“电子书包”,到聚焦学习方式转变的“数字化学习”,再到如今寻求思维方式迭代的“移动学习”。弘光中学的研究路径,既有对外部研究热点的回应,又有聚焦研究取向的个性选择。

  1.“电子书包”阶段,学校首先选定4个学科(数学、英语、历史、地理)在课堂学习环境中“试一试”,用iPad把课上起来,顺利实现了课堂教学常态化使用和每月一课一研讨。

  2.“数字化学习”阶段,学校将试点学科由4个扩大到8个(增加语文、物理、化学和音乐),将主要力量投入到课堂教学和课程建设中,成功推出了以“文化寻访”课程为代表的高品质自编课程,成功探索了iTunes U、网易博客圈、淘题吧、伯索、UMU等课程平台以及iBooks、GarageBand、Quip、石墨文档、洋葱数学、作业盒子、Kahoot、Padlet、CCtalk等软件的应用经验,初步完成了“One App for One Thing(一个应用解决一个问题)”的教学探索。

  学生运用iPad在甘熙宅第开展小组协作学习

  3.省、市研究视野拓展至“移动学习”阶段后,学校围绕打破45分钟时间限制、突破课堂空间局限两个要点,积极探索“前置学习”和“翻转课堂”理论的教学运用,并初步形成了“不代替学生学习”的“移动学习”实践宗旨。2015年6月以来,学校在“小升初”衔接教学阶段运用“移动学习”技术,在寒暑假和法定假日期间贯彻“移动学习”理念,有效拓展了知识学习的广度和深度。广大教师的教学思想也随之发生变化,运用智慧的方式,使用轻量级的技术,完善传统教学手段,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

  学生运用iPad在南博开展小组协作学习

  聚焦评价

  通过近四年的努力,弘光中学的“移动学习”实践研究较为顺利地完成了课堂教学模式研究、课程建设和学习研究、课程平台和应用研究、师生培训和运用研究等领域的探索。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我们必须做好回答以下问题的准备:“移动学习”理念对传统教育理念的突破和优化效果如何?“移动学习”技术对学生学习和教师成长的推动效果如何?“移动学习”实践研究对学校办学品质的提升效果如何?我们需要说服自己把实践研究之路继续走下去,我们也需要赢得社会各界和家长对我们继续推进研究的理解和支持。进入2016年,学校将实践研究的重点转向“评价标准和评价机制”。

  1.课堂评价兼顾三个维度

  2016年2月以来,学校在11个学科中全面开展“多元评价”实践研究。经过近一年的摸索,学校初步确立了学科长效评价、课堂环节评价和学生学力评价三个评价维度。首先,以学期为时间单位,关注“移动学习”试点班级和传统教学对比班级的成绩比较。初一年级3个试点班、初三年级4个试点班,学科成绩相比于其他班级都有明显优势。其次是以课堂教学环节为关注点,对比同一环节在“移动学习”技术运用前后、运用与否的不同情况,关注教师教授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益的差别。通过应用基于iPad的教学软件,以往比较耗时的前课要点检测、当堂检测反馈,通过使用网络课程平台,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完成监测,并快速、直观地呈现学生掌握情况。最后是学生学力的变化。我们注意到,“移动学习”技术进入课堂后,无论教师是否关注技术培训,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都能得到显著提高,主动学习、协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意识显著增强。这种能力甚至还会辐射到班级文化建设、体育艺术活动等诸多方面。

  2.校本评价坚持学生中心

  2016年7月,我们将研究的初步成果运用到2016年“小升初”学生的“衔接课程”学习中,创设了《你好,弘光!》课程。该课程由语文、数学、地理、信息学科教师共同编写,以培养适应初中阶段学习任务的能力为目标。在为期40天的学习中,四位学科教师运用iTunes U、伯索课程平台、Keynote、CCtalk、洋葱数学等软件,对学生的能力发展进行了多元评价,包括学习态度及方法评价、学习成果评价、能力发展评价、技术运用评价等。校本课程多元评价以学生的知识习得和能力提升为核心,以技术探索和成果创造为外延,综合评估了学生40天网络学习的情况。

  教师运用iPad教授初中数学课程

  教师指导学生运用iPad进行语文写作练习

  3.成果评价关注生成

  2016年以来,学校不断优化教师的“移动学习”实践研究成果评价,从一般意义的开课、写论文、做课题,拓展为四个全新的评价维度。一是课堂教学实践评价;二是教学理论研究评价;三是技术实践研究评价;四是理论实践探索评价。这一评价机制,兼顾了可以量化考核的学术研究成果及其他荣誉类成果,更把教师个体和研究团队尚在生成中的研究经验和有效做法纳入评价范围,力争让每一位教师的努力和付出得到认可。老师们之所以对“移动学习”实践研究有较高的热情,与学校实施包容性强、鼓励性强的多元成果评价不无关联。

  4.技术评价力求专业

  当前,教育信息技术正向扁平化、轻量级快速发展,移动终端搭载的网络平台、教育应用更是实现了信息技术的模块化和封装化。学科教师已经完成可以主导信息技术在教学情境中的运用,信息技术教师也能抽身出来做更多有意义的教学研究。学校从2016年开始,将技术应用的选择权、决定权、评价权完全下放给学科组,并推动了“One App for One Thing(一个应用解决一个问题)”的研究实践。各学科组从完善、优化本学科课程和课堂教学的目的出发,在基于iOS系统的软件平台中广泛搜集适用、有用、好用的课程平台和教育应用,一时间营造了“百花齐放、各科争鸣”的技术研究氛围。

  另一方面,将技术应用的权利完全下放给学科组会不会造成研究的无序或者混乱?这样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但是随着研究的深入,我们发现,学科老师所选择的教育应用竟然比信息老师推荐、学校选择的更加专业,因为他们完全站在学科教学的视角:能满足我的教学需要,用之;能完善我的教学环节,用之;能够实现我的教学创造,用之。比如,同样是在线虚拟课堂,语文组选用CCtalk,数学组就用伯索平台,英语组偏爱作业盒子,政治组则钟情UMU互动平台。

  “多元评价”机制的建立,帮助学校突破了四年“移动学习”实践研究的发展瓶颈,为学校打开了新世界的窗口。当我们已经能够自如应对课堂教学、课程建设的基本命题,下一步往哪里走的疑问就呈现在了面前。现在,通过“多元评价”机制的实施,教师的创新热情被激活、学生的学习个性被释放,学校的研究领域被拓展,学校的研究未来也变得更加多元化。

  9月19日-21日,2017中国(南京)未来教育与智慧装备展览会与未来教育:智慧校园高峰论坛将在南京国际展览中心隆重开幕。“未来教育:智慧校园高峰论坛”等多个专业论坛,汇集教育装备领域近千家企业、超万人次学校及行业专业参会观众,共同演绎并研讨教育信息技术在学校教育教学中的创新应用。

  相关链接:2017中国(南京)未来教育与智慧装备展览会与未来教育:智慧校园高峰论坛

来源:教育装备采购网 作者:何欣 责任编辑:妙春 我要投稿
校体购终极页

相关阅读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教育装备采购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教育装备采购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教育装备采购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校体购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