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杭州夏衍中学老师蒋潇潇的一篇文章——《怼天怼地怼王者荣耀》将手游“王者荣耀”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随后各大媒体及微信公众号中都出现了声讨的声音。这款现象级手游在不到两年时间内成了众多中小学生的游戏屏霸。据“腾讯浏览指数”数据显示,过去半年来(2016-12-25至2017-06-25),“王者荣耀”中年龄17岁以下的游戏玩家占比为23.3%,而目前王者荣耀拥有超2亿的注册用户。也正因为低龄化玩家群体过于庞大,王者荣耀遭到了大量媒体的口诛笔伐:其低准入门槛给为中小学生开放了游戏平台;其历史人物设定的混乱将中小学生的历史知识带跑偏等等。
虽然腾讯随后推出了成长守护平台,试图通过实名认证体系限制未成年人每天登录时长来加强对未成年人的保护,但是上线后不久就被其他商家分分钟破解,让寄希望于防沉迷系统的家长们大失所望。
王者荣耀成长守护平台公告
黑格尔曾说过:存在即合理(What is reasonable is real; that which is real is reasonable)。如今王者荣耀的火热如同当年门庭若市的黑网吧一般,都有适合其生长的时代土壤。
游戏、贪玩本是孩子的天性,每一代都是如此。如今随着移动互联网和手机等移动设备的普及,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可以接触甚至拥有手机等移动设备,也可以在网上消遣时间、挥霍精力。他们开始从现实中的人际互动游戏转移到互联网上的虚拟游戏中,只要有手机、连上网络就可以随时随地尽情“厮杀”。而中小学生这个群体接触手机和互联网,更多的是因为父母作为成年人可以轻易地“蹭网”,可以不受限制地上网的影响所致。而且,目前移动互联网环境对未成年人还缺乏保护手段。所以讨伐王者荣耀,背后折射出的则是手机时代互联网环境建设的问题。
虽然很多人呼吁游戏采用分级制度,但简单声明该游戏建议某个年龄段的人群使用并无法保证在实践过程中得以实施。因为系统无法判断是成年人还是未成年人在使用网络。前段时间腾讯推出的防沉迷系统,其中关键就是通过实名认证来限制和监管未成年人的游戏行为。但随后网上就出现了贩卖成年人信息和账号的商家,只要花几块钱,就能租到成年人账号无限制地使用,个人隐私泄露和出售又为未成年人突破防线打开另一个缺口。所以,对于未成年人的保护和监管,不仅涉及到游戏本身对未成年人的限制,更关乎互联网时代的信息安全等大环境的建设、完善和维护。
王者荣耀评级
未成年学生沉迷于游戏已经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以使用和满足理论来分析:未成年人作为游戏的受众,虚拟化的游戏场景满足了其对交友猎奇、崇尚自由、体验快感以及释放潜意识、自我实现的心理需求。而商家作为游戏的开发者和传播者,过度迎合与开掘中小学生的游戏心理意识,在游戏中营造平等、自由、互动的环境来激发中小学生的游戏欲望,便助推了游戏的沉迷之势。
除去产品设计中的心理因素外,如今未成年人沉迷游戏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家庭因素。父母平时太忙没有时间陪伴孩子,只能通过电子产品来补偿。即使发现孩子玩游戏,也只是简单训斥几句,而没有教育孩子树立正确的网络价值观。家庭教育作为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孩子的习惯、品格、性情、兴趣等培养上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未成年人沉迷游戏正是家庭教育缺位的预警。
中国游戏走向何方,并不是靠单个力量就可以决定的。针对未成年沉迷游戏现象,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去寻求解决办法:游戏开发商、运营商自觉合理地采取防护措施,政府的政策约束和民间的监督,各方教育的正确引导,最关键的还是未成年人自身对目标的确立和对时间的合理安排。未成年人是祖国未来的花朵和建设者,也是一个家庭的希望。对他们的教育,需要家长和全社会共同去探索,形成一股一致的巨大教育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