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教育已成为新时代教育的潮流,最近广东省也在互联网教育领域搞了个大动作。
当今中国已迈进了互联网时代,“互联网+教研”成为传统教研转型升级的新形态,借助信息技术手段,通过网络将示范课程与全省各地教师同步共享,是顺应共享经济时代要求,也是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标志性举措。
6月14日,由广东省教育研究院、广东省教育技术中心联合主办的初中数学“同一堂课,走进东莞”活动在东莞市松山湖实验中学举行。广东省教育研究院副院长李海东,广东省教育技术中心主任唐连章,广东省教育厅基教处林君芬博士以及东莞市的各位领导、专家及老师等出席了本次教研会。
翻转课堂!省教研院带来“莞式微课”新花样
随着东莞市教育局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深度融合的大力推进,特别是在数学学科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方面所做的大量工作,创建并共享了系列化优质慕课精品资源,在多所初中开设数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实验班,信息技术运用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广东省教育研究院副院长李海东会上发言中指出,在东莞开展名为“同一堂课,走进东莞”的网络教研活动,是吸取了首场“同一堂课,走进宝安”网络教研活动的成功经验基础上筹备进行的,借助录播、直播系统等技术,原汁原味地记录和呈现初中数学课程,将东莞开展初中数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经验做法和成果进行分享,是运用信息技术改变教与学方式的思路和策略的一次重要交流。
课堂“活”起来教师“火”起来
“无论在课堂的讲评、学生的解答和作业情况,老师可以及时调用在屏幕上进行互动、修改,从而使课堂的教学内容更加直观形象及教学交流更加完善。”广州大学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数学系主任卢建川副教授认为,信息技术能够大大提高课堂的效率,在省教研院的大力推动下,慕课模式的大规模开放课堂是一次很好的探索和教研方式。
“通过信息技术的使用,更好地开展课堂教学,针对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用平板和‘神器’能让课堂教学更加有效。”广东省高校教育技术中心副主任、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副院长谢幼如教授认为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相互融合能有效提高课堂效率的同时,有利于师生双方自身的发展,促发了课堂教学的深刻变革。
教育信息化搭起一座“共享桥”
近年来,东莞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对教育发展的创新驱动作用,先后投入2.5亿元,实施各类教育信息化工程,在建设“三通两平台”的基础上开展“互联网+教育”,推动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全面助推东莞“慧教育”发展,深化了教育领域综合改革。
东莞市教育局何炳基副局长会上发言表示,今天开展的初中数学“同上一堂课”的网络教研活动中,向广大同行展示了“莞式慕课”,彼此学习成功的做法和经验,促进全省优秀教学资源的交流与分享,努力为推进东莞“慧教育”和教育现代化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