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装备采购网
第七届图书馆 体育教师课题研修班

大肠杆菌的主要特点

教育装备采购网 2017-05-31 11:03 围观788次

  大肠埃希氏菌(E. coli)通常被称为大肠杆菌,是Escherich在1885年发现的,在相当长的段时间内,直被当作正常肠道菌群的组成分,认为是非致病菌。直到20纪中叶,才认识到些殊血清型的大肠杆菌对人和动物有病原性,尤其对婴儿和幼畜(禽),常引起严重腹泻和败血症,它是种普通的原核生物,根据不同的生物学性将致病性大肠杆菌分为6类:肠致病性大肠杆菌(EPEC)、肠产毒性大肠杆菌(ETEC)、肠侵袭性大肠杆菌(EIEC)、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肠黏附性大肠杆菌(EAEC)和弥散粘附性大肠杆菌(DAEC).。大肠杆菌属于革兰氏阴性细菌(G-)。

  常见种类

  大肠杆菌O157:H7血清型属肠出血性大肠杆菌,自1982年在美发现以来,包括中等许多家都有报道,且日见增加。日本近年来因食物污染该菌导致的数起大暴发,格外引人注目。在美和加拿大通常分离的肠道致病菌中,目前它已排在二或三位。大肠杆菌O 157:H7引起肠出血性腹泻,约2%~7%的病人会发展成溶血性尿毒综合征,儿童与老人容易出现后种情况。致病性大肠杆菌通过污染饮水、食品、娱乐水体引起疾病暴发流行,病情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E.coli) 革兰氏阴性短杆菌,大小0.5×1~3微米。周身鞭毛,能运动,无芽孢。能发酵多种糖类产酸、产气,是人和动物肠道中的正常栖居菌,婴儿出生后即随哺乳入肠道,与人终身相伴,其代谢活动能抑制肠道内分解蛋白质的微生物生长,减少蛋白质分解产物对人体的危害,还能合成维生素B和K,以及有杀菌作用的大肠杆菌素。正常栖居条件下不致病。但若入胆囊、膀胱等处可引起炎症。在肠道中大量繁殖,几占粪便干重的1/3。兼性厌氧菌。在环境卫生不良的情况下,常随粪便散布在周围环境中。若在水和食品中检出此菌,可认为是被粪便污染的标,从而可能有肠道病原菌的存在。因此,大肠菌群数(或大肠菌值)常作为饮水和食物(或药物)的卫生学标准。(家规定,每升饮用水中大肠杆菌数不应过3个)大肠杆菌的抗原成分复杂,可分为菌体抗原(O)、鞭毛抗原(H)和表面抗原(K),后者有抗机体吞噬和抗补体的能力。根据菌体抗原的不同,可将大肠杆菌分为150多型,其中有16个血清型为致病性大肠杆菌,常引起流行性婴儿腹泄和成人肋膜炎。大肠杆菌是研究微生物遗传的重要材料,如局限性转导就是1954年在大肠杆菌K12菌株中发现的。莱德伯格(Lederberg)采用两株大肠杆菌的营养缺陷型行实验,奠定了研究细菌接合方法学上的基础,以及基因程的研究。

  大肠杆菌是人和许多动物肠道中主要且数量多的种细菌,主要寄 生在大肠内。它侵入人体些位时,可引起感染,如腹膜炎、胆囊炎、膀胱炎及腹泻等。人在感染大肠杆菌后的症状为胃痛、呕吐、腹泻和发热。感染可能是致命性的,尤其是对孩子及老人。

  大肠杆菌(E. coli)为埃希氏菌属(Escherichia)代表菌。般多不致病,为人和动物肠道中的常居菌,在定条件下可引起肠道外感染。某些血清型菌株的致病性强,引起腹泻,统称致病性大肠杆菌。

  该菌对热的抵抗力较其他肠道杆菌强,55℃经60分钟或60℃加热15分钟仍有分细菌存活。在自然界的水中可存活数周至数月,在温度较低的粪便中存活更久。胆盐、煌绿等对大肠杆菌有抑制作用。对磺胺类、链霉素、氯霉素等敏感,但易耐药,是由带有R因子的质粒转移而获得的。

  主要点

  大肠杆菌是人和许多动物肠道中主要且数量多的种细菌,周身鞭毛,能运动,无芽孢。主要生活在大肠内。

  1、大肠杆菌是细菌,属于原核生物;具有由肽聚糖组成的细胞壁,只含有核糖体简单的细胞器,没有细胞核有拟核;细胞质中的质粒常用作基因程中的运载体。

  2.大肠杆菌的代谢类型是异养兼性厌氧型。

  3.人体与大肠杆菌的关系:在不致病的情况下(正常状况下),可认为是互利共生(般中阶段认为是这种关系);在致病的情况下,可认为是寄生。

  4.培养基中加入伊红美蓝遇大肠杆菌,菌落呈深紫色,并有金属光泽,可鉴别大肠杆菌是否存在。

  5.大肠杆菌在生物中的应用:大肠杆菌作为外源基因表达的宿主,遗传背景清楚,操作简单,培养条件简单,大规模发酵经济,倍受遗传程家的重视。目前大肠杆菌是应用广泛,成的表达体系,常做效表达的选体系。

  6.大肠杆菌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假如它生活在大肠内,属于消费者,假如生活在体外则属于分解者。

  7.它的基因组DNA为拟核中的个环状分子。同时可以有多个环状质粒DNA。

  8.大肠杆菌细胞的拟核有1个DNA分子,长度约为4 700 000个碱基对,在DNA分子上分布着大约4 400个基因,每个基因的平均长度约为1 000个碱基对。

  9、大肠杆菌的代谢类型是异养兼性厌氧型。

  大肠杆菌

  大肠杆菌是与我们日常生活关系非常密切的类细菌,学名称作“大肠埃希菌”,属于肠道杆菌大类中的种。它是寄生在人体大肠里对人体无害的种单细胞生物,结构简单,繁殖迅速,培养容易,它是生物学上重要的实验材料。在婴儿刚出生的几小时内,大肠杆菌就经过吞咽在肠道内定居了。正常情况下,大多数大肠杆菌是非常安分守己的,他们不但不会给我们的身体健康带来何危害,反而还能竞争性抵御致病菌的攻,同时还能帮助合成维生素K2,与人体是互利共生的关系。只有在机体免疫力降低、肠道长期缺乏刺激等殊情况下,这些平日里的良民才会兴风作浪,移居到肠道以外的地方,例如胆囊、尿道、膀胱、阑尾等地,成相应位的感染或身播散性感染。因此,大分大肠杆菌通常被看作机会致病菌。

  致病性质

  1、定居因子(Colonizationfactor,CF):也称粘附素(Adhesin),即大肠杆菌的菌毛。致病大肠杆菌须粘附于宿主肠壁,以免被肠蠕动和肠分泌液清除。使人类致泻的定居因子为CFAⅠ、CTAⅡ(ColonizationfactorantigenⅠ、Ⅱ),定居因子具有较强的免疫原性,能刺激机体产生异性抗体。

  大肠杆菌具有很多毒力因子,包括内毒素,荚膜,〣型分泌系统,黏附素和外毒素等。(〣型分泌系统是能向真核靶细胞内输送毒性基因产物的细菌效应系统。约由20余种蛋白质组成。)

  2、黏附素 能使细菌紧密黏着在泌尿道和肠道的细胞上,避免因排尿时尿液的冲刷和肠道的蠕动作用而被排除。大肠杆菌黏附素的点是具有异性。包括:定植因子抗原〡,

  〢,〣;集聚黏附菌毛〡和〣;束形成菌毛;紧密黏附素;P菌毛;侵袭质粒抗原蛋白和Dr菌毛等。

  3、外毒素大肠杆菌能产多种的外毒素,包括:志贺毒素〡和〢;耐热肠毒素〡和〢;不耐热肠毒素〡和〢。此外,溶血素A在尿路致病性大肠杆菌所致疾病中有重要作用。

  4、肠毒素:是肠产毒性大肠杆菌在生长繁殖过程中释放的外毒素,分为耐 热和不耐热两种。不耐热肠毒素(Heatlabileenterotoxin,LT):对热

  不稳定,65℃经30分钟即失活。为蛋白质,分子量大,有免疫原性。由A、B两个亚单位组成,A又分成A1和A2,其中A1是毒素的活性分。B亚单位与小肠粘膜上皮细胞膜表面的GM1神经节苷脂受体结合后,A亚单位穿过细胞膜与腺苷酸环化酶作用,使胞内ATP转化cAMP。当cAMP增加后,导致小肠液体过度分泌,过肠道的吸收能力而出现腹泻。LT的免疫原性与霍乱弧菌肠毒素相似,两者的抗血清交叉中和作用。

  耐热肠毒素(Heatstableenterotoxin,ST):对热稳定,100℃经20分钟仍不被破坏,分子量小,免疫原

点击进入北京美华仪科技有限公司展台查看更多 来源:教育装备采购网 作者:北京美华仪科技有限公司 责任编辑:黄磊 我要投稿
校体购终极页

相关阅读

  • 杭州大微产品助力雪糕中微生物检测

    杭州大微产品助力雪糕中微生物检测
    教育装备采购网07-29
    大暑一过,一年当中热的时候来了。骄阳似火,高温连日,多地开启“炙烤模式”。炎炎夏日,空调+雪糕就是双倍快乐。前有“雪糕刺客”,后有“雪糕护卫”...
  • 新款大肠杆菌定性测试仪的使用流程
    教育装备采购网08-26
    主要点1.比传统检测饮用水、污染水、地表水、水处理及再生水的MF或MTF方法更加便捷,数据更可靠;2.不需要复杂、昂贵的实验室器材和业人员即可现场测试,而且简单方便,操作方法更容易掌握;3.现...
  • 大肠杆菌检测仪检测原理
    北京亚欧德鹏科技有限公司08-14
    产品简介DP24859ATP荧光快速检测仪是种经济型荧光检测系统:即采用同个仪器平台行采集、分析和报告不型的检测数据,使之具有简便易用、灵活、准确等优点,ATP荧光快速检测仪可用于疗系统物体表面...
  • 新加坡研制出代替抗生素的基因工程菌
    教育装备采购网08-24
    教育装备采购网讯:据美国物理学家组织网近日报道,新加坡的研究人员日前培育出一种经过基因修改的大肠杆菌,这种基因工程菌能够识别并通过自爆的方式杀灭对人体有害的绿脓杆菌。绿脓杆菌是一种...
  • Life Tech推出针对肠出血性大肠杆菌的检测试剂盒
    教育装备采购网06-27
    对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04的测序工作在3小时之内完成针对该病菌的检测试剂盒在5天内研制成功教育装备采购网讯:当超级病菌出现并侵袭人类之时,快速应对措施至关重要。采用半导体芯片测序技术及以...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教育装备采购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教育装备采购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教育装备采购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校体购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