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年前,这里还是破败老校区、农村偏远薄弱校,如今,在区教育局以及王树娟校长带领下,坊子区涌泉小学已经成为了全潍坊的“互联网+”示范校。2年时间,是什么为这所学校带来如此巨大的转变?
从这次探访中,我们或许可以了解一二——
3月,学乐云教学“奖教奖学”活动,“教育信息化模范学校”、“教育信息化模范班级”称号便花落涌泉小学。坊子区教育局对这次活动非常重视,王立星局长亲临现场,高度肯定学校的信息化发展成果。
潍坊市坊子区教育局王立星局长
29年教龄,蜕变互联网大拿
王乐新老师获得“奖教奖学”10008元大奖
都说年纪大的老师对信息化接受程度不高,已有29年教龄的王乐新老师却用自身努力打破了这一常识。
“从前都是网上搜索课件,资料很难找,上课很容易成为单向的知识灌输,这怎么能吸引孩子们的兴趣呢?”而王老师现在的数学课,翻转课堂、创客俱乐部、随堂反馈、电子作业穿插于课前、课中、课后,整个教学过程融汇成一个有机整体,师生交流非常活跃。
创客俱乐部试飞无人机
“我发现,兴趣是最能决定孩子成绩的一个因素。”随着对信息技术了解的加深,王老师还申请了智慧课堂试点,为班里每个孩子配上了PAD,教学方式越来越灵活多变。
最早接入,享受信息化成果
王树娟校长发言
王树娟校长介绍,自她调任涌泉小学校长之后,就开始着手全校的教学改造。
“互联网+是学校有所突破的重要契机,必须迅速落实推进人人通!”涌泉小学属于当地最早应用信息化教学的一批学校之一,依靠老教师和年轻教师之间的“互助结对”,互相学习教学经验与信息技术,把“互联网+”融入到每一个课堂。1月,涌泉小学因其“公平、精准、高效”的教学改革,被市教育局评定为潍坊市2016年度“互联网+教育”示范校。
王立星局长表示,推进信息化,最难处在于观念的转变。而一旦老师、家长,乃至整个社会感受到,平台不仅不会增加教学负担,更能切切实实提高教学生产力,应用也就真的起来了。“将来,我们的教育一定能真正实现个性化教学!固然,它需要大数据,需要物联网,需要人人用、人人通,技术很庞大很复杂。但我们的学习和生活,正是在接受这样一项项复杂的技术中,变得越来越简单,越来越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