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年中国教育装备市场分析报告(三)
六、中国教育装备产业市场分析
我国教育装备产业发展空间巨大,特别是全面放开二胎政策后,教育中的幼教领域无疑迎来重磅利好。
1、中国教育装备市场的特点
随着国家优先发展教育的战略决策的确立,我国的教育装备产业将迎来迅速发展的大好时机。总结以往我国教育装备产业的情况,大致呈现以下特点:
(1)国家对教育装备产业的投入不断加大。
(2)教育装备产业的交易方式以政府、学校的集体采购为主。
无论是实验设备、学校家具,还是校服、多媒体,无论交易的实际支付方是谁,无论采取招标、自购等形式,我国的教育装备采购方式最终仍以政府、学校集体采购为主,教育装备企业的市场营销也以政府公关为主要营销形式。
教育行业的采购周期一般情况下:
院校买方:一般情况下每年两次大型采购,分别在5、6月份和9、10月份;再有一种是根据资金的审批情况而定;零散协议采购等。
工程商集成商:采购一般是在当地有相应的招投标时,参与投标采购;
代理商:一般情况下是当地一些学校的协议供货商,他们的采购是随时性的,多是从厂商直接拿产品;
其他买方:根据自身单位的实现情况而定,进行采购,没有一般的周期。
(3)各行业发展水平不一致。
在整个教育装备产业中,学校家具、服装为传统教育装备行业,技术含量低,准入门槛低,市场竞争比较完全,各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差异化不大;但物流成本对产品定价影响较大,主要是基于中国的地理广阔,南北、东西跨度较大原因所致。
教学多媒体与数字化校园、实验与实训设备等为高科技行业,伴随着国民经济与科学技术的发展,经历过从简单、粗犷、低质、低价,满足较低教学要求,逐步发展到精细、优质、高性能,以至进入国外教育领域。但涉及到“高、精、尖”的设备与产品,我国每年上万亿元的固定资产投资中,有60%是用于进口设备,高端科学仪器几乎100%进口。每年进口各类测试仪器总额接近我国测试仪器产业总产值50%;我国的多媒体教学课堂投影机、高质量的语言实验室设备、传媒等专业实验室的“摄、录、编”设备与系统仍以进口为主。国外公司占有国内中档产品以及许多关键零部件市场60%以上的份额。主要原因:
第一,科研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国际著名测试仪器公司用于科技创新的开发资金一般都超过年销售额的10%,而我国测试仪器企业不仅销售额不高,用于科技创新的开发资金一般不超过年销售金额的3%,相比之下企业科研经费投入少得可怜。第二,人才匮乏及大量流失成为高科技行业的科技创新及产业化的严重障碍,国有企业尤其如此。第三,缺乏官、产、学、研、金、用的有效结合。造成行业内各企业的生产基本处于松散的、自由化状态,自由生产,自由发展;购、用分离,购置教学仪器的经费多数来自各级财政部门,外行所采购到的产品未必是适用教学。同时,政府招标采购也存在一些评价标准、分包、采购技术指标、评标专家、验收等问题;质低价低,缺乏产品标准制度等。教学标本与配套用品、设备,在国内教育装备产业里基本上是空白。除学校教师自制一些简单、小型标本外,专业的、大型的标本以进口为主。整体来看,教育装备行业普遍存在技术含量不高、同质化严重的情况。
(4)教育装备企业各自为政,交易成本增加。反映在物流成本、财务成本、管理成本、营销成本等方面。
2、教育装备产业进出口情况分析
进口教育装备仪器设备是高校教学和科研的重要物质基础,同时也是高校教学和科研水平高低的主要标志之一。进口仪器设备采购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政策性强、涉及面广、专业知识要求高。随着我国高等学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国家对教育事业投入的持续增加,高校进口仪器设备采购工作也变得越来越重要。2012-2016年全行业教育装备进口总额为176亿元人民币,平均每年增长26%。
2012~2016年全行业教育装备出口创汇136.9亿元人民币,平均每年增长23%。国家政策是进一步加强国内教育装备生产企业间的联合与合作,发挥各自优势和特点,提升教育装备的出口水平。
尽管我国教育装备市场的发展暂时还面临着很多问题,但值得高兴的是,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认识到了教育装备市场所具有的巨大发展潜力和广阔发展前景,对其未来发展趋势也达成了较为统一的认识,相信会给整个教育装备市场带来更大的生机与活力。
进入21世纪之后,国家不仅加强大学教育的发展,更是大力发展了普及型的义务教育事业。并把远程教学资源共享和教学手段现代化、信息化作为了主要的建设方向,国家高度重视普教的发展给教育装备厂商带来了巨大的商机,也为教育装备市场带来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完)
来源:慧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