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装备采购网
第七届图书馆 校体购1

走进香港的大学校园:不一样的体育课

教育装备采购网 2014-07-01 17:44 围观1092次

  香港的大学教学水平之高,制度设计之先进人所共知。由于历史原因,香港受西方思想影响很深,这一背景使香港的教育既要面向西方文化,也要面向中国传统。因此香港的教育体制与中国内地的教育体制有很大差异,既有英国的教育模式,也有中国传统的教育印记,既有公立学校,也有私立学校,每个学校都有很高的办学自主权,自行制定办学方向和教育目标,因而香港的大学体育有自己的特色。

  [课程] 设置各有各精彩

  内地的大学体育课,是大学生涯必不可少的,大学一年级为体育基础课,主要有田径、体操、武术和球类等项目,大学二年级为体育选修课,学生根据兴趣选择球类、健美、武术和游泳等项目,大学一二年级还要考核《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合格后方可取得学分。

  由于香港教育长期受英国教育的影响,体育不是学校的必修课。香港的大学体育课设置没有统一的模式,由各个大学自行安排。上世纪80年代以后,香港中文大学率先规定:体育课为一年级必修课、二年级选修课。随后,浸会大学也设体育必修课,而香港大学、香港理工大学、城市大学等则设体育选修课,由学生自行选择修习内容,人数够了就开课。

  体育课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满足和发展学生的体育兴趣和爱好、发展学生个性、提高团体合作能力以适应竞争激烈的香港社会。体育课的主要内容是:足球、篮球、排球、游泳、网球等,壁球也很受欢迎。

  香港的大学体育课吸收了英美的一些教学模式,教学方式灵活,形式多样,运动量较大,以比赛内容居多,学生上课时兴趣高昂,气氛轻松活跃,师生关系也很融洽。

  [场馆]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香港地少人多让地价金贵,让香港的学校无论中小学或者大学,都难以拥有内地学校的标准宽敞的运动场所。香港的大学体育课受客观条件所限,大学面积较小,学生人数又多(1万至2万人),体育场地也较小。

  香港的大学体育场馆设施可以归纳为“小而精”。由于体育场地面积不大,很少有学校拥有标准的田径场。其中浸会大学、理工大学、城市大学三校只能共享一个田径场。但一般大学都会有综合体育馆、游泳池、小型球类场等。

  香港高校的体育馆很有特色,符合国际上流行的多功能性,以香港城市大学为例,体育馆建为两层,一层的中间是篮球场、排球场,四周是小球类室、课室、器材室、办公室等;二层的顶部设有网球场,场地利用率之高可想而知。运动器材先进,都是从国外购进。体育馆配有洗澡间、更衣室,并有残疾人通道。通过电脑记录和管理,管理人员虽少但效率高。

  [师资] 体育老师属行政人员

  体育课不是香港学校的必修课,因此香港以往一直没有专门培育体育教育师资的院校。直到1988年,香港中文大学教育学院体育部开设了体育专科副修课程,1989年设立体育学士学位兼读课程和教育文凭研究生课程,1992年设立体育运动科学系。浸会大学也成立了体育运动科学系,为香港培育了大量的大学体育教师,也有少数国外学成归来的体育硕士、博士,为香港的大学体育增添了动力。

  在内地高校,体育教师与文化课教师的职称相仿,同样设有教授、副教授、讲师和助教。但香港的大学体育老师,事实上并不算教师,多数只是行政人员。由于香港的大学体育设置的随意性,体育教师的地位和待遇差别很大,除少数大学外,多数大学体育教师的职称归行政系列,属学生事务处,设处长、体育主任、助理体育主任、一级体育主任等,工作内容主要是:教学、管理(学生、事务)、训练等。

  香港的大学都是采用定期聘任制,教师职位竞争非常激烈,外籍教师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因此,他们要经常参加进修班、讲习班、研讨会等,不断充实自己,教师队伍很具有朝气和活力。

  [运动队] 参加国际大赛机会多

  内地大学一般都设有大学生运动队,通常重点大学的运动队水平比较高,不少名牌高校还吸收在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上获得奖牌的运动员。而运动队的大学生运动员来源于普通中学、业余体校、专业运动队甚至国家队运动员。

  国家教育部也有规定:国家鼓励优秀运动员进入大学学习,并在其入学时给予优惠条件。大学生运动队属课余训练性质,教练由大学体育教师兼任。运动队每年有一两次本地区高校体协组织的比赛,每四年一次的全国大学生运动会。问题是总体水平不高,比赛机会不多,经费也不足。

  香港的大学同样重视运动队建设,课余训练和竞赛是大学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展示学校风貌的一面镜子,这是香港的大学体育界同行的共同认识。

  但由于基础差、底子薄,相对中国内地而言运动队数量少,水平也比较低。香港的大学生运动员来自普通中学,但香港的中小学体育课设置和大学模式差不多,学生的体育基础比较薄弱,身体素质和运动技术也没内地学生扎实。

  其次,港府也没有推出类似内地的优惠政策,为大学运动队输入职业运动员以提高运动水平。再次,香港的大学生、教师几乎都不住校,其运动训练的时间和精力就大受影响,运动水平也难以提高。

  但香港高校体育经费远远多于内地院校,香港大专院校组队参加世界、亚洲的大学生运动会的机会更多。另外,相比内地一般高校所组织的比赛,香港高校体协所组织比赛的水平也更高。

来源:华奥星空 我要投稿
校体购终极页

相关阅读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教育装备采购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教育装备采购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教育装备采购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校体购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