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这个寒假,为督促孩子们锻炼身体,不少中小学都布置了体育作业。假期即将结束,但孩子们的体育作业完成得并不理想。
中小学校假期给学生布置体育家庭作业,近些年成为一种流行趋势。虽然近几年的国民体质监测数据显示,我国中小学生体质下滑的情况被遏制,稳中向好,但诸如肥胖、视力不良等问题依旧严峻。所以,给中小学生布置体育家庭作业,就被寄予了改善中小学生体质的厚望。但其遭遇“执行难”,或许使这项举措有了重新检视并进一步完善的必要。
中小学生的体育锻炼是一个日常而持续的过程,不管是在学校还是在家庭,体育锻炼都应被严格执行。按照阳光体育行动的内容,每位青少年至少要掌握两项体育锻炼技能,每天达到一个小时的锻炼时间。这个要求,在学校里落实起来还好一些,一旦转换到家庭,往往大打折扣。一方面,寒假之于学生本就是一个休息放松的时段,对那些难以做到积极主动锻炼的青少年来说,他们更倾向于玩电脑、看电视,还要走亲访友,从而忽视体育锻炼;另一方面,由于对体育家庭作业的考查掌握在家长手里,主观性、随意性强,如果家长做不到严格要求,或者配合学生造假,体育家庭作业很容易流于形式。
对于寒假体育作业,何以学生不积极、家长不配合?笔者以为,根本原因还是升学考试的指挥棒问题。现在,全国各地学校在小升初时,除了招收体育特长生,一般不设置体育考试一项;中考虽然测试体育,但分值相较于语数外等科目要低很多,学生、家长的精力依照各科分值分配并不奇怪。
以江苏为例,中考各科所占分值中,语数外都是120分,物理化学100分,政治历史60分,而体育仅占40分。在此情况下,体育家庭作业不被重视是可以预见的结果。这也不能怪学生与家长太功利。升学考试的成绩,直接决定着一个学生能否在下一阶段的学习中接触到好的教育资源,而这又直接关系到他们的前途。根据考试科目与各科分值调整自己的发力重点,是一种理性的选择。
在笔者看来,体育家庭作业执行难,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升学考试的分数分配。《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加强体育,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确保学生体育课程和课余活动时间,提高体育教学质量”,既然纲要已明确指出“健康第一”,为何体育考试依旧处于弱势地位?如果将体育成绩提升到跟语数外一样的高度,所谓体育家庭作业“执行难”也就不再成为一个问题。
不能说学校抱怨体育家庭作业“执行难”是一种矫情,因为这背后的运作机理也是他们无法左右的。这需要教育改革的进一步关照,但也并不意味着学校就要原地不动。学校依然有发挥的空间,比如在体育家庭作业的项目设置上可以更有趣、互动性更强一些,将体育锻炼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设置更丰富多元的项目,而不仅限于跳绳、跑步等,这些都是可以考虑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