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装备采购网
第七届图书馆 体育教师课题研修班

应试大势下 资本追逐的STEM教育能走多远

教育装备采购网 2017-01-11 09:32 围观1372次

  2017年1月,国际最大的消费类电子展览会CES 大会上,Jimu机器人、Makeblock创客工场的Airblock、乐高可编程积木等纷纷出现在教育科技展区,优必选Alpha2和Jimu机器人斩获了CES 2017创新奖。

  2016年,STEM 教育出现在“十三五”教育信息化指导意见讨论稿中、美股上市公司好未来跟投时任环球雅思创始人张永琪二次创业项目鲨鱼公园、出版印刷第一股盛通股份参股韩国乐博并全资收购乐博乐博、STEM 教育成为2016年香港的Learning & Teaching Expo展会主题等,STEM 教育成为了教育产业和跨界产业热议的焦点。

  STEM是美国政府提出的教育倡议。STEM,即Science、Technology、Engineering、Maths这四个词的开头字母的组合,是多学科融合的教学活动,旨在学生拥有以“解决问题、逻辑思考、批判性思考和创造力”为核心素养的能力。此外,美国大选、美国移民政策、美国的就业环境使得STEM受到了国际教育和留学市场等教育细分领域的关注。

  近年来,STEM 教育备受瞩目,被“炒”成了热词。星立方董事长刘宇明向蓝鲸教育表示,“对于热词,需要进行冷思考。”那么,当前STEM 教育发展态势如何?STEM 教育的问题是什么?有什么机会?资本追逐下的STEM,又会走向何方?

  “STEM是有前景的”,张永琪坚定地向蓝鲸教育表示。离开环球雅思后,他走访了丹麦的乐高小镇、日本的化学材料公司、美国的STEM项目,最后他得出结论,美国是可落地、日本是产品好、乐高是运营好。回国后,他集合了”美国可落地模式、日本的产品、丹麦的运营“的特点和优势,STEM 教育成为了时任美国上市公司创始人的二次创业项目。

  根据公开资料,蓝鲸教育整理了国内上市公司对STEM 教育项目的关注,如下图所示:

  通过公开资料的整理,蓝鲸教育发现,上市公司在STEM 看似不“热”,不过,已然借助投资、并购等资本力量,在机器人教育、3D打印机、教育课程及资源等软硬件方面涉入布局。

  主营教育的上市公司好未来跟投鲨鱼公园,新东方曾参股的乐博乐博在2016年被盛通收购,新南洋成立了昂立STEM 品牌。

  与此同时,跨界做教育的上市公司立思辰投资青橙创客也涉及了STEM 教育。上海STEM云中心课程顾问杜先生向蓝鲸教育透露,在他的业务范畴内,万科是咨询STEM课程最多的上市公司。据悉,所属万科的国际学校、幼儿园已经进行了STEM 课程教育。

  相较于上市公司对K12辅导培训等教育赛道的关注,STEM 教育显得没有想象中的“热络”。蓝鲸教育通过对话四位行业人士了解到,STEM是教育领域中的重要的赛道。

  揭开STEM 教育的“面纱”

  张永琪向蓝鲸教育坦言,在中国推行STEM中,最主要面临客户缺少对STEM理念的认知,以及缺少用户的问题。

  蓝鲸教育向中央电教馆移动项目专家马永纪了解到,目前STEM 教育市场分为校内和校外。校内教育又分为课内和课外两部分,如兴趣活动等。校外市场则主要体现在机构培训模式和家庭亲子教育方面。

  张永琪、马永纪、上市公司寰烁科技智慧研究院运营总监孟延豹、上海STEM云中心课程顾问杜继晖,向蓝鲸教育分享了STEM商机可有两种商业模式、三种主流的合作方式。

  针对学校TO B形式和针对家庭的TO C形式是市场推行STEM的两种商业模式。B端,政府、公立校,以及部分国际学校通过采购供应商的整套硬件和软件课程,作为学生的选修课。C端,大多采用线下连锁门店复制扩张的模式。

  此外,STEM的三大主流的商业模式主要体现在B端,表现为:第一,集中校内市场,学校采购相关硬件,企业基本不涉及教研。第二,向学校输出课程、教材器材以及师资,与公立学校的合作办学。第三,90%的机构通过开门店“直营+加盟”的方式进行扩张,然后向门店卖课程器材并收取加盟费,如乐博乐博、鲨鱼公园等。

  现在大多数的竞争就主要集中在校外的社会培训方面。这其中,以拼插式积木为主要内容的机器人教育机构基本都以开门店和加盟为主营模式,目前市场已经呈现出红海的趋势。而真正做体制内科技创新教育生意的比较少。

  中国STEM 的挑战

  “创客教育已经被列入了“教育信息化的十三五规划”,同时,创客教育的市场备受公立校、政府和市场的关注和欢迎。只是,STEM 教育的课程方面没有标准,容易产生非良性的竞争。”孟延豹和杜继晖向蓝鲸教育表达了对STEM 现状的认识。

  那么,中国STEM教育机会在哪儿?

  随着行业的发展,课程涉及逐渐成为短板,其缺少统一的标准、存在良莠不齐的状况。不过,蓝鲸教育也发现,一些STEM 教育的课程涉及正在走向体系化、正规化,从业者们开始不在只借助STEM的概念推广产品,不乏慢慢沉下心来研究课程设计。

  经过马永纪、孟延豹和杜继晖三位与蓝鲸教育的对话,蓝鲸教育可以认为,中国的考试体制是STEM 推行的一个“重量级”对手。

  哪里有问题,哪里就是机会,哪里就会蕴藏商机。在中国教育体系里,STEM教育仍有巨大的发展空间,根本是在于中国教育的升学考试制度的压力。虽然政府在每年对初高中的采购挺多,不过整体区域上仍有瓶颈。北上广深等城市对STEM教育有很早的深入和实践,二三线城市正在逐步接受甚至是普及,但三四线城市的市场有些薄弱甚至是不足以发展。

  此外,蓝鲸教育向行业专家和从业者了解到,STEM教育主要面临两大问题:一是国内的STEM教育整体上因升学考试压力导致课内不重实操。二是,低龄学生家长对科技教育态度好转,但又不纯粹,很多城市对STEM 教育并不了解,会出现中途放弃或不能坚持等。

  公立校市场有资金问题,很多学校没有美国那样好的教学条件。第二,应试“提分”的社会大背景。第三,师资问题,绝大多数K12学校没有专门做创客类教育的老师,有的学校虽有科技辅导员,但在学校的地位是边缘化的。第四,师范类大学很少有科技教育方面的专业。第五,研发水平较弱,包括课程研发以及教学工具、设备的研发。

  按照“政府主导、社会支持、学校组织、学生自愿”的原则,提倡通过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的形式,开展体育、文艺、科普等形式多样的社团活动。“创客”概念在中国的发展以及人才问题也催生了创客教育市场。

  STEM教育也有它的“微笑”,一是国家的“减负”要求为STEM开扇门,从市场情况看,这一学段的学生愿意参与艺术、科学和体育三大领域的学习。二是“创客”概念拉动STEM教育,现有创客人才素质和国外相比差太多,政府和市场都有了对其的意识。北上广以及许多城市都出现了不少创客组织,但口号喊了很久,绝大多数创客组织都还在玩公益、设计、想法、市场活动,却没有能实现产业化和商业化,这也与国内创客教育、科技教育理念和水平有关。

  资本追逐下的STEM,又会走向何方?

  在国家政策和政府采购的支持下,公立学校科技教育在课程、产品、师资、研发这几方面的缺失,给了STEM 企业的很大机会。马永纪向蓝鲸教育表示,“校内”、“校外”、“课内”、“课外”,这是STEM市场的切入细节。公立校市场和培训机构是STEM 教育的主战场。同时,他认为,STEM在2017年应该会有很好的增速发展。

  未来工场合伙人宁柏宇分享对于教育创投的思考,“教育的国际化和信息化将是最大的机会。”

  由于教育品质的升级需求、中产阶级的消费需求带动和资本驱动,将会很好的带动STEAM 教育及软技能提升的服务和产品的发展。

  属于体制内的课内市场,课程涉及科技教育的部分,往往是政府采购教学器材,限制比较多,资金结算期也比较长。但第二课堂的校内课外部分,很多城市的政府已有明文规定鼓励采购社会教学产品和服务。

  但蓝鲸教育向行业人士了解到,在资本的驱动下,STEM 教育可以在创新等方向的发展或深入。

  国内创客教育十分“受宠”,尽管年销售收入能有几千万量级只有寓乐湾、乐博乐博、小牛顿、乐高、博识教育等,不过,他们的市场增量依旧存在。跑马圈地虽然热闹,但未来将拉开差距的是创新和科研,这也是创客教育市场最大的挑战。

  在中国抄袭的环境里,缺失教研能力、教材东拼西凑对学生容易产生极大的伤害,这使得课程设计和课程评价等带来了新的市场增长点。

  把握和减少伤害,STEM 教育需要通过不断创新、更新教材,引进优秀的教研人才、寻找“外脑”,不断研发出与时俱进、技术含量更高、更易被学生认可的课程和设备器材,同时形成一套自己的方法论。蓝鲸教育向孟延豹了解到,目前,国内还没有成体系和标准的课程。

  此外,在保证教学质量方面,还需注重老师队伍的选拔和培训。对体制内老师提供培训服务也可以成为教育公司的新的“利润增长点”。

  正是目前没有标准的STEM 课程,那么在涉及理论、实操、表现力等多维度的选拔标准上,教育公司可以通过比赛和国际合作的方式,聚合同行,促进增长。

  结语:

  总之,过去两年间,乐博乐博、鲨鱼公园等教育公司先后使资本激动,政策的利好与资本青睐的双重推动下,STEM教育正在从“野蛮生长”的草创时期发展起来,同步走向“规范化发展”期,加上目标用户家长的年轻化和观念的多样化,科技教育必将迎来爆发式增长。同时,像张永琪一样的创业者坚守:“创业不是一定要选特别挣钱的赛道,还是在于自己的教育情怀。做小也不怕。”这是拥有这样的STEM 教育领导者和从业者,蓝鲸教育相信,STEM教育一边借助资本、一边整合资源,STEM 教育之路还将继续。M市场教育企业较多,但体量和规模较小。其中以机器人教育、无人机教育的竞争市场尤为激烈,甚至可以说已经呈现出红海的趋势。此外,STEM云中心的杜先生向蓝鲸教育透露,鉴于校方对采购资金的具体落实和执行,真正做体制内科技创新教育生意的还是比较少。

来源:蓝鲸教育 责任编辑:云燕 我要投稿
校体购终极页

相关阅读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教育装备采购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教育装备采购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教育装备采购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校体购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