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5-17日,2016中国高校图书馆发展论坛在素有塞上江南之称的银川举行。此次论坛主要探讨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在发挥自身资源优势的基础上,如何更好的迎合时代需求提升深度服务。从各大高校专家的精彩报告中不难看出,智慧图书馆的建设是高校图书馆改革发展的主要方向。
互联网时代 智慧图书馆建设势在必行
论坛上,来自清华大学图书馆的副馆长窦天芳以《融入服务支撑体系,提升图书馆服务能力》为题,结合国内外情况,提出图书馆两个层次的服务内容。一是基础服务,即着眼于馆藏建设、提升图书馆对全媒体馆藏资源的揭示能力及全网域资源发现能力;方便师生快速获取学术资源。二是审时度势,要根据各自图书馆的能力稳步提升服务。
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党总支书记兼副馆长、研究馆员潘卫在题为《高校图书馆服务转型深化的探索与思考——以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为例》的报告中指出了高校图书馆服务要点,即支持教学和学习、辅助科学研究、支持文化传承与创新、融入学校和参与社会服务。
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副馆长李欣以《图书馆自动化系统与技术应用思考》为题提出图书馆寄希望下一代图书馆系统能解决更多问题,应用更多技术、服务、工具提升基于内容服务水平。
北京大学图书馆副馆长、CALIS管理中心副主任陈凌在题为《合纵连横,构建高校图书馆发展新模态——CALIS十三五云服务体系建设》的报告中指出,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学术生态环境的变迁对图书馆影响深远,促使CALIS(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合纵连横,培育并塑造高校图书馆发展的新模态与新业态。
四川大学图书馆馆长马继刚分析认为促进学习和助力科研是大学图书馆长久以来的根本职责,但其外在形式已经逐步从建设文献信息资源向建设信息资源体系、非正式学习空间等方向拓展。因此,图书馆建设既要坚守大学图书馆“促学助研”的传统职责,也要寻求转型之路,逐渐向“智慧图书馆”跨越。
网络化、智能化,助力智慧图书馆建设
由此可见,在传统的资源型服务模式之下,不断提升基于用户需求的服务能力是未来图书馆的发展方向。图书馆需加大资源的揭示力度,提供一站式服务,通过异构数字资源的融合、聚类和重组使资源从数据层的揭示与展现转向信息层、知识层的深度服务。
智慧地球、智慧城市的提出和建设,促进了各种技术的发展,也带动了各行业的智能化发展。作为一个汇集知识和服务的地方,高校图书馆在满足读者知识查阅和传承文化的前提下,如何建设一个更理想、更符合科学研究新范式下用户需求的图书馆,已然成为图书馆发展上的主要挑战和全新机遇。
随着技术的深度发展以及政策、人力等的大力支持,高校智库建设可谓正逢其时。而融合了智慧教育云平台、互联网技术与多终端互助操作系统的BOCT中银科技多媒体智能触控一体机及查询机,在改革图书馆结构,推进高校智库建设,实现智慧图书馆的过程中发挥着积极有效的作用。
以已经开展智慧图书馆的南大为例,在注重空间建设基础上,图书馆的各个地方还配备自助服务系统。南京大学仙林校区图书馆共五层,占地5.3万平方米,空间大,信息点多,图书馆引入了多媒体导航触摸屏,该触摸屏除了展示图书馆的相关信息,主要的功能是可以为读者规划到达目的地的路径,读者在屏幕设定目标,虚拟人物就会以最短路径走向目的地,使用起来直观快捷;图书馆大厅配置了一块LED拼接大屏幕,用来展示新闻、通告、电子阅览室座位数量、进馆人数等基本信息,也可以作为欢迎标语展示使用;数字标牌用来提示读者预约到书情况以及其他相关信息,给经过的读者一个浏览信息的途径
此外,另一所已建设智慧图书馆的高校,在图书馆的改革中创新的建立了多人研讨室。用于学术研讨、团队项目交流分享、信息演示与发布,实现“零距离”互动。研讨室采用密闭设计,除了桌椅、插座及网络服务外,多人研讨室还配备了BOCT 70寸和98寸多点智能触控一体机,结合特有的白板软件,能够轻松演示、编辑PPT、DOC等文档,并根据预约者的需求在各研讨室之间移动调配。
综上所述,智能化多媒体触控一体机及查询机的引用,为智慧图书馆的建立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也必将在未来高校智慧图书馆的新功能--助力科研、合纵连横的实践中大放异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