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省教育厅发文公布了第二批浙江省职业教育数字化资源建设示范学校名单。经学校自评、专家组评估、现场答辩、专家复核,衢州市工程技术学校、义乌市城镇职业技术学校、杭州市中策职业学校等15所基地学校通过项目终期验收,被授予“浙江省职业教育数字化资源建设示范学校”称号。
据悉,为深化我省职业教育数字化资源建设,服务全省职业教育专业课程改革,自2012年11月以来,我省按照“省建平台,校建资源,引领示范,共建共享”的思路,先后启动实施了两批浙江省职业教育数字化资源建设基地学校项目,由省教育技术中心会同省教育厅职成教处、省教科院共同组织实施,旨在建成和推广一批符合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和专业发展要求的高质量教育教学资源,培养一支职业教育资源建设与应用的骨干教师队伍,积极探索并力争形成一批信息技术与职业教育深度融合的教育新模式。经过3年多来的努力,两批28所省职业教育数字化资源建设示范学校共建成素材资源20000余个、核心网络课程90余门、教学改革案例资源400余个,学校师生网络空间开通率基本达到100%,建成19个专业网络空间;项目带动全省400余名专业骨干教师直接参与建设,有力地提升了教师专业教学水平,推进信息化教学应用深入实践。
在项目实施中,各示范学校以服务专业课改为出发点,创造性地设计、编制数字化课程建设计划,组织教师团队开发数字化课程资源,极大地提升了学校课程领导力,建成了一批符合课改需求的特色教学资源,有力地推进了教与学方式创新。
理虚实融合的教学。数字化课程资源与理实一体教学环境相融合,有效推进了学校实训教学,形成了理虚实一体教学模式。如杭州市电子信息职业学校将数字化课程资源与数字化理实一体的教学环境——数字化桌面式电子技能实训系统相融合,提高电子技术技能实训教学的实效性。学生利用数字化课程资源库进行“做中学、学中做”,教师通过视频图像功能对学生的操作进行查看,并录制作为教学案例和进行过程性评价。教师利用系统中的评价功能对学生的操作过程、测量数据、焊接效果进行评价,实现“理、虚、实”一体化教学。
移动学习。应用移动终端进行“教”与“学”,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新形态。如宁波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学校开发应用基于PAD端的“派课课堂”教学平台,教师通过平台备课、管理教案与课程资源,在课堂教学中与学生开展在线互动、实时评价。如杭州市拱墅职业高级中学基于微信平台建设美容美体专业教学网络平台,学生通过“精彩课堂”栏目随时随地可以进行泛在的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学习。
线上+线下”混合式学习。以“现代学徒制”为导向,基于工学结合实训平台,应用基于企业真实项目、真实案例的教学案例,增强学生对行业的专业感知,加深专业体验,促进学生自主选择实习岗位。如义乌市城镇职业技术学校以“电子商务工学结合实训平台”为基础,通过与电商企业合作,制作基于企业真实项目的培训课件;学生先期开展线上学习,掌握电子商务的基础知识和操作流程,增强学生对电子商务专业的感知与体验,并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点,线下选择淘宝美工、电商客服、电商运营等实习岗位进行顶岗实习,有效促进了工学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