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产条件的改善,生活垃圾与生产资料废弃物也随之增多。在一些地方,垃圾处理的配套措施没能及时跟进,导致一些村落遭遇了“垃圾围村”,只能通过就地焚烧、掩埋等方式简单处理。针对这一情况,近日,本报记者走访了甘肃部分农村和环保部门,调查“垃圾围村”的破局之道——
村里吃了70多年的泉水现在不敢吃了,这件事儿,让甘肃渭源县锹峪乡曹家庄村43岁的农民曹斌感到“很愤怒、很无奈”。站在飘着杂物的泉眼旁,曹斌指着几米远的垃圾堆说,“这么多垃圾都倒在这里了,水让人咋吃?”
记者看到,离曹家庄的泉眼三四米远,还有条不到1米宽的小溪。令人感到触目惊心的是,小溪两旁堆满了各种垃圾,站在几十米远就能闻到刺鼻的臭味。“以前,这两边都是树,大概10年前,有人开始往这里倒垃圾,树也就慢慢地死了。”曹斌说。
看到记者在采访,很快有五六名村民围了过来。他们的心情与曹斌一样,愤怒并且无奈。“我小时候在这水里还捞过鱼,现在别说是鱼了,这水连牲口都不喝,太脏。”一位村民说。
这位村民不顾脏臭,在垃圾堆里翻出来几个一次性输液器和空药瓶。“这些垃圾主要是一些商户和乡政府、乡卫生院的人倒的。曾经有人在旁边的树上挂过‘禁止倒垃圾’的牌子,但两三天后就被人摘走扔了。后来,垃圾实在多得不行了,我们点着烧一下,不然被风一吹,地里到处都是。”
说到如何处理这些垃圾,大家的意见一致——最好是政府出面,指定一个离村子比较远的垃圾堆放点,不然,对人、地和水都不好。
带着村民们反映的问题,记者来到了锹峪乡党委书记李国伟的办公室。李国伟明确表示,乡政府没有向曹家庄村倒垃圾,垃圾长期堆放是“老百姓环保意识不强”所致。当记者问到乡政府的垃圾去向时,乡长张百灵表示,“都拉到山沟里,找地方埋了。”
同时,李国伟和张百灵也对农村垃圾处理问题表达了无奈,“添置垃圾处理设备、安排专职清运人员都需要经费,乡政府负担不起。”
对于农村垃圾处理问题,政策层面早有明确规定。环保部在2010年发布的《农村生活污染防治技术政策》中明确指出,对金属、玻璃、塑料等垃圾进行回收利用;危险废物应单独收集处理处置。禁止农村垃圾随意丢弃、堆放、焚烧。然而,一个客观事实是,垃圾产生越来越多,基层政府手中无钱也无力解决,百姓看到家园污染又心生怨气,这一尴尬局面该怎么破解?
“目前,农村的垃圾主要是生活垃圾和生产资料废弃物。”甘肃省环保厅农村处负责人说,随着商品经济日益发达,城市的生活方式逐渐辐射到农村,在提高生活水平的同时,产生了大量的如商品外包装之类的生活垃圾。
这位负责人认为,近年来,国家花大力气实施的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是解决“垃圾围村”的有效途径。他同时也坦言,这个项目不可能全部覆盖甘肃1.6万多个行政村,只能逐年争取实施。
2011年,甘肃被财政部、环保部列为第二批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省。从2011年到2013年,中央财政支持甘肃农村环境连片整治专项资金7亿元,省级财政配套3.5亿元,累计在1655个行政村实施了该项目。甘肃省环保厅农村处负责人说,已实施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的这1655个行政村,只占到甘肃16125个行政村的10%左右。
根据农村环境保护专项资金管理的相关政策,项目前期、项目建成后的设施设备运行经费,要列入同级财政预算解决。但是,甘肃有58个国家级贫困县,财政困难已造成设施设备运行维护经费匮乏。
同时,这位负责人对整治效果也心存疑虑。目前,国家推广的是“户分类、村收集、乡转运、县处理”的农村垃圾处理模式,由于尚未出台强制性规定,在农村的推广效果并不尽如人意。
“有没有设施设备?有了设施设备用不用?如何筹措运行经费?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有没有进行监管?”在这位负责人眼中,要破解农村垃圾处理难题,这4个问题不可回避。他建议,第一,除了国家加大投入力度,实施更多的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外,还要不断完善持续的投入机制,“只有建设费用而没有运行费用是不行的。”第二,需要基层政府重视起来,县级、乡镇、村级要“十个指头弹钢琴”,不能只靠“一指禅”,每一个环节的权责都要明确。第三,必须加大宣传力度,帮助农村群众树立起明确的环卫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