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武汉大学电子信息学院实验室中心主任陈小桥
【教育装备采购网讯】(记者 田江平)近年来,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学校运用新材料、新技术与传统教学仪器相结合,整合经验,推动教学仪器新产品的研发和教学手段的现代化。自制教学仪器设备紧密配合高等学校课程改革,越来越多的教师加入了自制教具的行列,以期借自制教具突破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对此,教育装备采购网记者采访了武汉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实验中心主任陈小桥,由他来解答自制教具的相关问题。
武汉大学电子信息学院实验中心主任陈小桥
问:作为全国高校自制实验室教学仪器设备展示评审专家,您怎样看所负责的领域的作品,自制教具对高校教学有何意义?
陈老师:这些作品整体水平不错。客观而言,学校层次高的如985、211这类大学,其作品质量相对较高。存在的问题是部分作品虽然保持了传统技术和较大的收益面,但其先进性不够。如电工、电路等基础实验设备。从现实的角度来看人们更注重数字技术,但模拟技术涉及了很多的基础知识,因此这样的实验仪器应用面较广,受益的学生也较多。自制教具对高校教学意义是很大的,据我了解,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等许多高校在自主研发教学仪器方面做了大量而有成效的工作,立足于教师研制的教学仪器针对性更强,因为教师知道做什么样的设备更适合这个专业的学生。
问:校企合作研发的产品给自制教具行业带来了怎样的契机?
陈老师:在今年的高校自制实验室教学仪器设备展示中,校企合作研发的产品很多。在教学仪器研发的过程中,校企合作的核心力量在学校,企业更多的是负责商业方面的问题。高校研制的产品,样机做好了,性能、功能都很好,针对性也强,但如何批量用于本校或进行社会推广涉及更多的是一个商业问题,这个问题如果高校没有一个宽松适宜的政策,单靠高校老师是不易解决的,却恰恰是公司可以运作的。校企合作共同研发教学仪器实现的是优势互补,能够让更多的科研产品推广普及转化为生产力。
问:您认为自制教具的明天是什么样子?
陈老师:高校自制教具的势头发展较快,已有更多的学校、教师加入这一行列。在研发自制教具的过程中,老师们会更加注重实用性和先进性并存,也会考虑如何使学生更多的参与自制教具工作,从而多方面推进教学改革。国家、学校应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方面给予更多的政策和资金上的支持,使老师们有更大的动力和精力参与自制教具,我相信自制教具会发展的越来越好。
人物简介:
陈小桥,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武汉大学电子信息学院实验中心主任,教育部实验室建设指导委员会成员,武汉大学大学生电子类学科竞赛负责人,多次带领学生获得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一等奖,主要从事检测与控制、智能仪器方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