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装备采购网讯】(文/于京晶)四年一次的世界杯虽然逐渐淡去,但是校园足球却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世界杯就如同一面镜子,让中国足球看到与世界的差距,如何缩小差距,再次成为世界杯后中国足球人开始思索的课题。
其实,中国早就启动了“校园足球”等一系列人才培养复苏计划,但是效果并不明显。为了加强学校足球项目的建设,中国足协副主席、教育部体卫艺司司长王登峰曾表示,教育部将联合专家研讨,编撰统一的教学大纲和适合于目前中小学生的足球教材,加强在师资力量调配方面的政策落实工作,从开展校园足球所要具备的条件、场地、师资力量、资金投入以及如何打造更加适合校园足球的竞赛模式提出报告。各区县也在政府的带领下,采取了相应的措施。下面以四川成都为例。
四川成都政策先行 促校园足球发展
目前成都有400米标准足球场地约110块,400米以下非标准运动场地约830块,千余所学校只有200多名教练。为改变这一现状,2014年7月,成都市教育局联合市体育局发布了《关于开展校园足球活动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为全面推动足球试点城市建设,成都将从建设特长班机制,完善师资队伍建设,设立专项经费,建立标准化场地四方面促进校园足球的发展。
特长班机制将由成都市足球协会牵头,建立成都市校园足球市、区(县)、校三级联赛体系,制定不同年龄段学生足球训练标准,并逐步理顺以高中学校为“龙头”的高、初、小“一条龙”足球梯队建设,建立省级阳光体育示范高中学校和省级体育传统项目高中学校申报招收一个足球特长班的机制。
在师资方面,《实施意见》指出,要多渠道配足配齐足球教师,探索制定鼓励退役足球运动员从事校园足球工作的政策措施,争取3至5年逐步落实每所学校中至少有1名足球专业教师。
在经费保障方面,市和区(市)县两级教育行政部门要优化支出结构,积极增加校园足球经费并确保校园足球工作的投入。体育行政部门要从体育彩票公益金中拨出专款用于校园足球工作。
场地属于全国性的问题,据相关调查,全国有九成的中小学没有体育馆,更不用说标准化足球场地了。所以《实施意见》计划,成都各中小学将要在2017年内规划完成可保证训练和比赛的5人制足球场地,并配置足球设备。
校园足球落实最重要
随着政府加大校园足球项目的建设、出台相关规定政策,说明足球已渐渐回归了“理性”。但是场地条件差,缺乏专业教师,缺失安全保障、缺少完整、专业、全面的体系等是不可忽视的不利因素,是束缚校园足球前进的重要因素。所以光有 “理性”是远远不够的,真正要发展校园足球,落实政策才是硬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