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目前城镇化率不到52%,未来20 年,中国城镇化将呈现快速推进的格局,据预测,到2030
年,中国城镇化率将达到68%左右,城镇人口数量将达9.5 亿。按规划,新型城镇化将以城乡统
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是大中城市、小城镇、
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
在生态文明建设和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国家环保政策已向乡镇村环境治理倾斜,并已将乡镇
村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生态示范建设等方面列为“十二五”重点。目前环
保产业对于乡镇村的环保治理涉足较少,全国4 万多个乡镇,近60 万个行政村,市场空间巨大。
但由于乡镇村具体情况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如农民对环境整治热情不高、行政区域分界处成为环
境治理的盲点、畜禽养殖污染布局不合理、相关环保政策和项目与当地实际情况不完全适用、资
金投入严重不足等,环保产业在进入乡镇村环保领域时需因地制宜,面临技术换代、装备升级,
商业模式调整等问题,也面临着污水处理、固废处理、环卫、再生能源等领域的产业机会。
小城镇将是未来水环境治理重点
目前,我国建制镇整体污水处理率尚不足20%,村庄污水处理率仅为7%,由于污水未经处
理就直接排放,已造成了90%以上小城镇的水体环境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78%的城镇河段不宜
作饮用水,50%的城镇地下水受到污染。因此,需加快解决小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滞后,污水
处理能力严重不足问题。现“十二五” 规划中已明确提出到2015 年,我国建制镇的污水处理
率要提高至30%。相信,未来对乡镇村的污水处理能力及标准将越来越高,市场将快速释放。
小城镇污水治理主要特点:一是小城镇数量多,分布广。我国现建制镇数量为2 万多个,乡
的数量也有2 万多个,分布在全国范围,所需水处理设施数量庞大。二是污水排放量规模小。小
城镇的人口规模、自来水的普及率和工农业发展的结构与水平,决定了小城镇的污水排放量大都
在1 万-5 万立方米/天的规模范围。三是污水分布分散,并因缺少污水排放管网等配套基础设施,
污水收集困难。四是资金投入不足。小城镇的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很难争取到国家资金,即使争取
到一部分,也是杯水车薪。五是受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缺乏建设资金。六是小城镇排水多采用合
流制,污水主要由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雨水等组成,其中工业废水的成分多种多样,且由于对
乡镇企业排污存在监管不到位、难监管的问题,造成污水水量、水质变化大,对污水处理工艺、
污水处理设施要求高。七是缺乏专业技术人员,运行管理能力薄弱。
目前,我国已建和在建的小城镇污水处理工艺绝大部分是照搬城市污水处理工艺,导致工程
投资大、运行费用高,加剧地方财政资金紧张;同时因小城镇管理水平难以达到传统处理工艺对
设施运行与维护管理的要求,无法保证可持续运营。因而小城镇污水处理普遍存在建不起、运营
不起、维护不了的难题。要解决小城镇污水处理问题,应针对小城镇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与管理水
平、污水水量水质特点、地形地势条件等具体情况,采用有别于城市污水处理的经济适用型处理
工艺。相对于传统的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具有运行稳定、脱氮效能强、抗冲击负荷能力强、经
济节能、无污泥膨胀问题等优点,特别适合小城镇的污水处理。水处理企业需采用灵活商务模式
予以解决;并通过科技创新,采用模块化设计,实行网络化管理,建立“乡镇分散终端处理,
县域集中运营管理”模式,以降低建设、运营成本。
城镇化为环卫市场增长提供动力
乡镇村垃圾治理特点表现在:一是总量大,处理率低。据了解,我国乡镇村一年的生活垃圾
量已达 2.8 亿吨,年处理量仅为3500 万吨,超过70%的垃圾被随意堆放。由于环保基础设施的建
设滞后、缺乏管理等原因,年处理量仅为3500 万吨,超过70%的垃圾被随意堆放。伴随产业梯
次转移,未来我国工业固废的增量将主要来自于乡镇村,预计“十二五”期间,我国工业固废产
生量年均增长率将保持在10%-15%之间,到2015 年将高达38.8 亿-48.5 亿吨,并将长期保持增
长。二是来源多元、成分日趋复杂。乡镇村垃圾来源包括两个途径,首先是乡镇村居民生产、生
活产生的垃圾。主要包括:农林牧副渔各项生产活动中产生的农作物秸秆、动物尸体、禽畜粪便、
农用肥料袋、农用膜等;吃住行产生的食物、纸屑、塑料品、废家电、建筑垃圾、人畜粪便等;
乡镇企业产生的矿石、煤、木料、金属、粉煤灰、炉渣等工业固体废弃物,以及垃圾回收处理后
产生的再生垃圾。其次是城市转移到乡镇村填埋、堆放的垃圾。三是分布分散、难以收集处理。
乡镇村人口人口的分散性直接导致生活垃圾的分散,垃圾收集和转运困难、费用高。四是处理水
平低。除大部分生活垃圾靠露天堆放“自然消失”外,通常采用的垃圾处理方式是原始填埋与焚
烧、堆肥处理等。填埋未做无害化处理,对水、土壤等污染严重;焚烧主要是对秸秆进行焚烧,
这种方式既给空气质量、交通安全带来严重影响,又造成严重资源浪费。据资料统计,我国农作
物秸秆总产量达7 亿-10 亿吨/年,如有效利用可产生巨大经济价值。堆肥处理因垃圾成分复杂,
且未进行有效分类,其中含有大量有毒物品,也并不是理想处理方式。
乡镇村垃圾处理需要技术、资金、装备,市场需求广阔。“十二五”期间,全国城镇生活垃
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总投资2636 亿元,远超“十一五”期间561 亿元的投资规模。在当前环
境治理需求如此迫切的情况下,未来乡镇村的垃圾处理市场将会呈现爆发式增长态势。环保企业
快速进入乡镇村垃圾处理市场,需要坚持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节约资金、节约土地等准则,
因地制宜地推进生物转换、物质回收利用、热转换、堆肥、填埋处置,多措并举。
新型城镇化将拓展环卫市场空间
一是城市环卫机械制造业前景广阔。随着各地市政环卫系统对清扫机械的不断投入,以往
道路清扫、保洁等完全靠扫帚的传统模式正在转向机械化清扫为主,人工保洁为辅的作业新格局。
机械化时代的来临不仅减轻了环卫工人的劳动强度,有效提高环卫作业的清扫、保洁质量,更提
升了市区环境卫生的整体水平。目前中国垃圾清运能力严重不足,随着城市管理和环境卫生领域
的需求升级,以及国家新政策的出台,对环卫机械的需求量巨大,从而使包括垃圾车、吸粪车、
吸污车、扫路车、洒水车等环卫机械制造有望成为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朝阳产业,成为特种设备
行业发展的另一片蓝海。
2012 年4 月19 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十二五”全国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规
划》,要求:推广生活垃圾压缩、密闭式收集、转运方式。推广密闭化收运,淘汰敞开式收转运,
减少和避免生活垃圾收转运过程中的二次污染,大中型城市要在“十二五”期间全部实现密闭化
收转运。
二是新型环卫一体化模式将浮出水面。这里所指环卫一体化包括城乡环卫一体化和垃圾清
扫、转运、回收、处置、利用一体化两个方面。城乡环卫一体化是将城市与农村的环卫工作放在
同等重要的位置,通过统一规划,统一安排,实现城乡环境治理全覆盖,构建城乡环境治理新格
局。垃圾清扫、转运、回收、处置、利用一体化,是指将特定区域垃圾清扫、转运、回收、处置
等事项完全交由一家企业负责,进行市场化运作的新型模式,使企业与政府真正实现各司其职,
降低政府财政支出,保证垃圾中有用资源更有效回收和再利用,从而促进循环经济发展。新型环
卫一体化模式的出现,还将促进信息技术在环卫领域的更多应用,如借助信息化手段实现优化线
路、合理调度清运车辆、快速计重统计等。
城镇化应启用并普及再生能源
一方面,在未来几十年里,传统能源将逐渐消耗殆尽,无法长期提供促进经济增长的动力。
另一方面,因为过度依赖化石燃料,人类累积排放了大量的二氧化碳,导致出现了全球气候变化
问题,人类生存环境越来越恶劣。因此,无论从经济发展角度,还是从环境保护角度,人类有必
要建立全新的能源体制和工业模式。在实施新一轮城镇化战略过程中,启用、普及再生能源将是
必然选择,以摆脱碳基能源,消除污染。
广袤的乡镇村蕴藏着大量的生物能。如生活垃圾、厨余垃圾、作物秸秆、杂草树枝、禽畜粪
便、城镇污泥等这些固体废弃物含有大量的有机成分,能够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依赖兼性厌氧
菌和专性厌氧菌的生物降解作用转化为沼气、沼渣和沼液,其中沼气作为清洁能源可被广泛应用,
如作为民用及工业燃气、发电上网等,或经提纯后加工为车用燃气。为保证再生能源得到有效广
泛利用,未来传统的运输工具将转向插电式,储能电池市场将呈现爆发式增长,选用锂电池动力
车等将成为更多民众的选择。
当今时代是变革的时代,城镇化为整个环保产业带来历史性机遇,行业细分将越来越细化,
环境治理标准也将越来越高,相信伴随着新型城镇化建设,未来环保产业将出现大量的新技术、
新装备、新的商业模式,从而促进环保产业的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