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装备采购网讯】2004年至今,甘肃农业大学植物生产类实验教学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从最初的整并成立到2007年先后被评为省级、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再到“十一五”期间立项的第三批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愈发彰显出甘农大在实验教学管理方面的出色表现。
详情请参考《中国现代教育装备》杂志2014年第09期 总第193期 转载请说明出处。
甘肃农业大学农学院党委书记、国家级植物生产类实验教学中心主任张金文教授介绍说,中心主要从事作物育种、基因工程在育种中的应用、栽培生理、植物组织培养和快繁、果树病毒检测和无毒苗木生产技术等研究。在谈到中心的成立也不禁感慨道:“中心的建成,让我们农学院的发展如虎添翼。就个人来说,就是2007年获得的‘实验室管理先进个人’称号。”
据悉,隶属于甘肃农业大学和农学院双重领导的甘肃农业大学植物生产类实验教学中心,严格按照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要求,对中心建制进行调整,由校、院两级管理,依托农学院具体实施,实行主任负责制,并且制定了系统的管理制度、实施细则、教师考评制度和质量保障体系。同时,认真贯彻“以学生为本,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提高、协调发展的教育理念和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实验教学观念,开展了全方位的建设。
从建立到如今的小具名气,中心经过几代人的共同努力,依托国家教育部、甘肃省教育厅和学校重点学科建设,形成了良好的基础和雄厚的实力。
整洁的地面,摆放有序的标本和实验器材,都折射出这个实验教学中心浓厚的底蕴和学术氛围,让参观中心的记者,更加好奇在这十年时间里,甘农大为此做出的努力。对此,张金文笑着解释道:“我校从硬件、信息平台以及实验教学团队的建设上可谓花费了巨大的精力和心血。单单就硬件建设上,近5年投入的经费就达1828万元。”
据了解,目前中心实验室用房面积4723.8 平方米,仪器设备2322台(件),设有14个功能实验室、2个植物标本室、5个校内实训园和16个校外实践基地或校企联动平台,开设了151门课程,922项实验内容,承担实验教学改革项目35项。2013年,有3955名学生在中心学习,教学时数达25.9万人时。
在面对教育信息化浪潮,中心也紧跟时代,建立了与学校图书馆联网的电子图书资料室,以方便学生查阅资料。同时,建立的信息化平台还与中心门禁系统、实验室摄像装置连接,学生刷卡后即可进入中心开展实验,实验室管理人员可通过摄像装置实时监控实验室情况。网络化、开放式的实验室管理模式,不仅实现了实验教学、基本工作信息和仪器设备的计算机网络化管理,还实现了教学内容与日常实验教学管理的一体化。
甘肃农业大学植物生产类实验教学中心的成功转变在为本校实验室“中心化”管理树立典范的同时,也为农业院校植物类实验教学改革做出了示范。(原作者/安健 改编/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