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装备采购网讯】作为现代社会发展的基础设施之一,互联网正在改变着校园的传统教学模式及学习方式,也将教育信息化带入了一个崭新的天地。伴随移动化、大数据、社交网络、云计算时代的到来,网络平台的移动性、协同性、安全性、开放性更显重要。2014年4月18日,西南民族大学携手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成功召开了高校信息化网络创新应用研讨会。会议就开展服务新型教与学模式的下一代网络进行探讨,对如何打造人性化的服务型网络、如何建设智能化的管理型网络、如何保持校园网络的创新性和领先性进行了研讨。近年来,华为敏捷校园网在持续的创新与应用中赢得了更多校园用户的青睐,个性、快速、创新的网络特点在为校园网建设保驾护航的同时,也逐步打开了华为的“教育梦”。
敏捷校园网架构 打造互联网新环境
互联网发展已有20年的时间,对于学校,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教学方式、教学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学生成为了课堂的核心,实现学习方式的多元化、个性化。
校园网络的发展跨越了较长的历史时段,所以网络设备比较陈旧,据西南民族大学网络管理中心主任余明生介绍,校园网络设备故障频发、不自主的管理模式,使网络过分的依赖运营商,在建设、发展以及新业务都受到了一定的制约,是校园网络最大的问题。华为的敏捷校园解决方案恰恰可以帮助学校解决这一系列问题。
西南民族大学网络管理中心主任余明生
华为敏捷校园网架构借鉴了SDN的理念,在传统网络的基础上第一次增加了园区控制器对网络进行集中式控制;用敏捷交换机替代了传统交换机,增加了敏捷感知和执行能力,为学校打造了互联网新环境。
敏捷校园网的特点通过引入园区控制器,网络第一次具备了整网的概念。通过控制器统一调度自动用户的策略迁移,资源的智能分配,而不需要人工干预;网络第一次具备了整网虚拟化的能力,网络管理起来更加简单快速;据悉,ENP芯片作为交换机的核心芯片,是华为自主研发。ENP使网络设备具备可编程的能力,通过编程实现对协议的支持,保持网络的领先性和用户投资。
据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业务中国区副总裁、Marketing与解决方案销售部部长胡忠华介绍,敏捷网络通过控制器进行统一规划,策略配置自动进行,方便管理。创新的虚拟化技术,采用零管理、零配置,有效减少了管理人员的工作量。
华为企业业务中国区副总裁、Marketing与解决方案销售部部长胡忠华
华为在校园网络的建设中,始终保持着领先性和创新性的思路,关注设备和技术的同时,没有忽略用户的需求,为高校创造了高效、稳定的校园网络环境。
安全高效 华为为校园网络保驾护航
大数据的快速发展,虚拟化、云应用及可穿戴智能设备的广泛应用,互联网信息安全正面临着更多新的挑战,网络的安全就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保证校园网络的正常运行,华为引用大数据分析的概念,与敏捷网络方案融合,利用大数据分析的方法,帮助学校排除潜在的威胁。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教育行业高级经理杨金伶向记者介绍,针对校园的环境,校园信息化环境配有许多设备,敏捷校园中的大数据分析软件分析为每种设备产生的日志,通过综合分析发现网络安全存在的潜在问题,以便网络工作人员去参考。为此,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教育行业高级经理杨金伶列举了一个例子,一个小偷假扮邮递员敲开A的门,A在家;敲开B的门,B在家;敲C的门,没有人在家他就进去偷东西了。敏捷校园网通过数据分析,甄别出“这个假扮的邮递员”,帮助扫除网络存在的潜在威胁,为校园的网络安全提供了保障。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教育行业高级经理杨金伶
校园网络的安全保证不仅体现在数据分析上,协同作用同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采访中,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业务中国区副总裁、Marketing与解决方案销售部部长胡忠华说,网络信息的安全是客户十分关注的问题,以往校园网安全的防范主要基于单点,电脑缺乏协同作用,一点攻不进去,可以从另外一点攻进去。自从引入SDN架构,就可以实现全网对安全的协同管理,提升网络的安全性,对校园网络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
以开放、标准为原则 推进校园网络健康发展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一直致力于追求领先,卓越的技术,以开放、标准为原则,坚持被集成战略。坚持从客户需求出发,不断创新,不断加大研发投入,作为业界首个发布SDN架构交换机的企业,为高校提供了敏捷的校园网络,让更多的高校有条件建设SDN虚拟云网络,为学校的教研创新搭建了良好的知识共享平台,实现了业务的敏捷性、管理的敏捷性、软件演进的敏捷性。
与华为有着友好合作关系的西南民族大学,一直本着以有线,无线一体化,构建学校一个平台,一套系统,一致体验,一体安全的校园网,有计划、有步骤的推进网络建设。西南民族大学校校长曾明在高校信息化网络创新应用研讨会上表示,西南民族大学敏捷校园网络的应用体现了以华为公司为代表的民族精英企业,促进了教育信息化的社会责任的担当,并表示将加大与华为公司的合作,实现合作共赢,希望与华为携手开创高校校园网络建设的新典范。
随着互联网不断的变革,华为敏捷网络正推进教学从“知识传授”向“能力培养”的转变。安全的敏捷校园网络建设,与云计算、物联网、新一代互联网和移动通信技术有机结合,促进了学校信息化建设可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