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简介】伏新,现任南京市第十三中学副校长,中学高级教师,1989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美术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1989年获第七届全国美展银奖,作品入编《中国现代美术全集》漆画卷、《中国美术60年》。江苏省工会工作积极分子,南京市优秀工会工作者。

【教育装备采购网讯】(记者 赵 媛 张 鹏 张永红)2013年12月,《中国现代教育装备》记者走进南京,开启了特色校探访之旅。第一站,记者来到省级重点校——南京市第十三中学,该校作为新中国成立后党和人民政府在南京兴建的第一所完全中学,在刘伯承元帅等老一辈革命家的关心呵护下萌芽发展,在历任校长和教师的辛勤耕耘中茁壮成长,在信息化大潮的冲击和洗礼中绽放光彩。
详细内容请见《中国现代教育装备》杂志2014年第2期(http://www.cmee-online.com/)
基础建设:细节入手实现三大改造工程
南京十三中通过教学楼、报告厅、体育场“三大改造工程”实现了校园的局部翻新,并通过细节性、艺术性的设计和包装使得校园环境整体焕然一新。这样的改造措施既保证了教育教学活动的正常运行,又节约改造经济成本,同时赋予了校园建筑文脉传承的价值,可谓一举多得。


特色建设:立足学科建设构建语文学习基地
学校重视优化学生的人文素养与综合素质,因此在语文学科的教学探索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2012年,江苏省教育厅、江苏省财政厅联合投入5 000万资金启动了“普通高中课程基地建设”项目,学校紧抓教育发展契机,结合语文学科教育优势,建成了江苏省语文学习实验课程基地。


信息化建设:科技先行构建云端数字校园
学校教学楼在抗震加固后,每间教室的使用面积都变小,为充分利用有限空间,学校采购了挂壁式电脑、短焦投影机与电子白板配合使用。除此以外,学校还架设“网络气象云图”,对网络运行状况实时监测、追踪;并通过数据中心对重要应用信息进行自动备份。
学科教研组应用信息化设备进行校本精品课程的设计。其中,生物教研组利用新建数字化实验室设备研发了“数字化的生物及实验”精品课程,引导学生运用数码显微镜、电子传感器等数字化设备和软件展现和记录生物的微观结构和生理过程,激发他们对生物学科的学习兴趣,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未来,学校将进一步完善数字化校园建设,并引入“教育桌面云”解决方案,应用于数字教室、图书馆、校园办公环境建设,提升网络资源利用率,减少能源消耗,进一步确保网络数据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