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装备采购网
第七届图书馆 校体购1

融智物联网综合应用平台助力校园数字化管理发展——专访北京融智兴华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威

教育装备采购网 2012-04-05 13:52 围观1298次

     融智物联网综合应用平台遵循以人为本,“人”、“机”、“网”优势互补的系统设计理念。立足于为用户构建一个全方位的环境控管策略执行平台。系统将“人” 的智能性、预见性判断优势、预案设计优势,与“机”的实时采集、实时预置条件判断的持续、可靠、不间断执行处理优势,与“网”的即时跨地域通讯优势充分结 合互补,构建成为以人及其设置预案为中心、以网络为纽带、以计算机为监测采集、处理、控制执行器的分布式综合采集监测、智能化自动控管、智能化通知通告的 物联网综合应用平台。

    在2012北京教育装备展示会现场,采购网有幸采访到了北京融智兴华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威,请他为我们详细介绍融智物联网的组成及教育领域应用。

  记者:大家好,这里是2012北京教育装备展示会现场,我们现在所在的展台是北京融智兴华科技有限公司,在我们面前的是张威总经理,张总您好。

  张威:您好,大家好。

  记者:据我们了解,这是融智兴华第一次参加咱们北京教育装备展示会,这次参展您有什么感受可以跟我们大家谈谈吗?

  张威:基本感受是展会客户还是比较集中的,跟很多的客户都有交流的机会,跟客户交流的机会也是我们了解需求和学习的机会,收获还是比较大的。

  记者:这次参展主要带来了哪些产品?

  张威:这次参展我们主要带来了物联网实训教学平台,以及我们物联网综合应用开发平台两个主要产品。

  记者:咱们的产品目前在教育市场取得了哪些成绩?

  张威:目前我们的产品在北京大概有30多家高校用户,应该有10几家的普教用户都已经进入使用阶段,这在物联网领域应该是比较靠前的。

  记者:所以咱们针对的是主要还是高校用户吗?可以这么说吗?

  张威:早期是高教,因为我们是做定制化研发出身的,后期出了很多的普教用户,包括政府机关事业单位用户也都有。

  记者:我们知道物联网其实是一个非常大的概念,它的应用领域各不相同,您能简单地为我们介绍一下融智兴华物联网的技术和一些相关的应用吗?

  张威:融智兴华的物联网系统在本质上,我们的定位是广义综合互联网,也就是说人、机、网、物综合互联系统,是一个综合的优化系统集成,是这么一个概念。我们的应用主要比如是实验室、监控、管理,综合监控管理,机房综合监控管理,以及资产设备的综合监控管理,也就是说它包含传统的资产管理和适时的设备监控管理,以及对人员使用的人员、区域、设备、物品的综合监控,综合管理,几乎相当于现代的网络技术,传感器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的一个综合应用。

  记者:那么现在根据一些已经实用过的学校,他们的反响是什么样,学校的感受对企业反馈之后是什么?

  张威:学校的基本感受就是说一般的产品基本上都是各取所需的,分散的,离散的,但是我们的系统可以把人、机、网、物进行一个综合系统集成,而且他们对我们最大的好评是以用户为中心的,就是他给用户的智慧提供了一个执行平台,同时也给所有的被管理对象提供了集中映射,集中管理的一个综合平台。

  记者:那您认为物联网技术现在它的发展前景怎么样,尤其在教育领域的发展前景是怎么样?

  张威:教育领域它的发展前景可能主要是非常广的,有可能是互联网以后的第二个大的机会,发展前景非常大。它的规模可能比互联网还要大,因为在物联网这个层面,互联网只是它的一个传输通道,但是我们工作、生活、学习每一个方面可能都会由电子、计算机、自动控制、传感控制,会深入到每一个领域去,因为它是一个基于用户的,自动化的一个平台。所以说我们用户采购产品或者是使用新的技术,主要能给它带来新的便利,物联网就是基于网络,基于数字化,基于微电子,会给我们的工作、生活的每一个方面带来很多的便利。比如说智能家居,基于智能化的节能,基于智能化的按防暴警,基于智能化人员管理以及基于智能化的安防监控,所有的其实你在设计的时候是分开的,但实际的应用是分不开的,最终作为一个什么样的集成,其实就是一个基于物联网的一个平台,只有基于物联网的平台集成以后,所有目前孤立、分散的系统才会最终形成一个面向用户的一个完整的系统。

  记者:咱们企业在2012年将有哪些新的市场动向?

  张威:我们在2012年会全面地向数字化校园,数字化社区向这些方向发展,向广义综合互联去发展,向各个分散系统的集成,向这些方向发展。比如有一些不管是软硬件结合的系统,还是纯软件的系统,对于物联网来讲的话,都可以把它当成虚拟的,逻辑上的设备进行整合,针对目前用户还没有建设的系统,我们可以通过传感器,控制器对它进行检测和联动控制,在每一个方向上实现一个全面数字化的社区,全面数字化的一个园区,也就是企业园区或者是用户园区,就是生产园区和生活园区,大概分这两个方向。我们会做一个全面的系统集成,但是我们会重点放在数字校园,还有物联网技术的普及应用,我们也希望物联网的实训能够把学生培养成我们的初级研发人员水平,我们也会重点推出实训平台系统。

  记者:那么像您刚才说的,您觉得现在我国物联网技术它的发展是处于什么样的一个阶段?

  张威:我觉得应该是处于一个起步阶段,那么这个阶段的特点可能概念相对来讲不够清晰比较混乱,很多的厂商和用户都把物联网当成重点,放在传输技术上,但是实际上其实传统的工业控制网络,它也是物联网,比如基于看种线(音译),或者是斯巴五种线(音译),那么物联网其实不是刚出现,但是它深入到广泛的生活当中去,这个趋势刚开始。然后是因为新的无线传输技术出现以后,让物联网的应用可以更加广泛,所以这个阶段才热起来,但是物联网其实早期的工业控制网络,检测、监控网络,其实它已经是物联网。首先物联网是物与物,物与人,物与设备,也就是说一个物品、设备的综合互联和计算机网络,最后面向人,提供一个人机接面这种综合互联的系统其实已经是物联网,但是只有现在技术成熟了以后它具备大规模推广应用的基础。

  记者:那么您想在北京展会这个现场,您想通过我们的镜头对观众说一点什么?

  张威:融智兴华,所谓的融智就是学习,希望各位用户,各位老师针对我们融智兴华能够提出更多的指导意见,我们的产品有哪些不足,服务有哪些不足可以直接给我们反馈,向用户学习是融智兴华发展的基础,需求是每一个科研性公司最真实的财富。

  记者:那么我们也希望融智兴华在本次展会上能够取得良好的成绩,谢谢。

  张威:谢谢你们,谢谢各位老师,谢谢各位观众。

来源:教育装备采购网 我要投稿
校体购终极页

相关阅读

  • “第二届甘肃省教育装备展示会 “焕新启幕!
    搜狐07-04
    基于2023甘肃省教育装备展示会的成功举办,为甘肃省教育装备工作带来巨大的推动作用,助力甘肃省各级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在家门口了解新产品、学习新技术、把握新趋势,助推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 不负期待 载誉收官 2024年东北教育装备展示会圆满落幕
    搜狐07-01
    6月28日-30日,2024年东北教育装备展示会在沈阳国际展览中心盛大召开!本届展示会由中国教育装备行业协会指导,辽宁教育学院、沈阳市教育研究院主办,辽宁教育学院省教育装备研究与发展中心、吉...
  • 第五届西北教育装备博览会 将于2024年6月14-16日在陕西西安举办
    搜狐06-11
    步入数智时代,数字化转型成为社会转型的风向风口。对于教育,这一先导性、基石性的耕耘文明之地,更需先转先行。西北教育装备博览会在前四届的基础上,持续拓展西北地区丰富的教育资源,以“创...
  • 2024年东北教育装备展示会有序高效推进
    搜狐06-07
    东北地区当前正处于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关键时期,需要教育、科技、人才全方位、多要素供给,促进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深度融合。为助力东北全面振兴及教育高质量发展,由中国教育装备行业...
  • 物联科技赋能,构筑智能绿色的校园停车环境
    搜狐05-23
    2022年教育部印发《绿色低碳发展国民教育体系建设实施方案》,要求将绿色低碳导向融入国民教育体系各领域各环节,加快构建绿色低碳国民教育体系,把节约能源资源放在首位,积极建设绿色学校。作为教...
  • 2024第六届深圳教育装备博览会将于9月13-15日在福田会展中心举办
    搜狐05-13
    为充分发挥教育装备对教育现代化的基础性支撑作用,落实教育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助力构建创新型开放式现代化教育体系,促进深圳教育高质量发展,支撑打造“幼有育、学有优教”民生幸福标杆...
  • 2024年度江苏省教育装备工作会议召开
    江苏省教育厅05-06
    4月29日,2024年度江苏省教育装备工作会议在南京召开,部署全省教育装备与勤工俭学工作,交流区域及学校教育装备治理(服务教育教学)经验,切实推进教育装备高质量发展,更好服务教育强省建设。...
  • 数字赋能教育 国产操作系统弄潮教育网信行业
    搜狐04-23
    育人为本,数智赋能。2024年4月19日-21日,第83届中国教育装备展示会在重庆国际博览中心顺利举办。此次展会以“数字赋能教育、创新引领未来”为主题,集中展示教育数字化转型、教育装备与教育教...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教育装备采购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教育装备采购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教育装备采购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校体购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