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装备采购网
第七届图书馆 校体购1

清华大学邱勇研发团队填补我国OLED产业空白

教育装备采购网 2012-02-22 13:14 围观310次

  教育装备采购网讯:据人民日报近日消息,作为新一代发光显示技术,OLED(有机发光显示二极管)以其超薄、节能、分辨率高、色彩鲜艳逼真等优势,被誉为“梦幻显示”。

  于20世纪80年代初现端倪的OLED技术,为我国电子信息行业告别“缺芯少屏”、走出“引进—淘汰—再引进”泥潭带来了历史机遇。清华大学邱勇博士领衔的研究团队取得了多项重大突破,使“梦幻显示”在现实应用中大放异彩。“有机发光显示材料、器件与工艺集成技术和应用”项目,荣获2011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

  现任清华大学副校长的邱勇教授带着很深的清华烙印,1983年考入清华大学化学系学习,从本科一直读到博士,毕业后留校当了老师。

  1996年,邱勇接触到了OLED,立即对这项技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邱勇看来,OLED提供了巨大的学术研究空间和产业发展机遇。很快,清华大学成立了OLED项目组。

  “我希望开发出具有中国人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并实现产业化,改变中国显示产业从CRT(阴极射线管显示)时代到LCD(液晶显示)时代一直受制于人的状况。” 据邱勇介绍,研究团队引进了不同专业背景的人才,突破了项目研究中普遍存在的交叉学科困境 ,解决了OLED材料和器件等基础性问题。2001年,邱勇创立了维信诺公司,通过企业研发平台进行产品技术集成和生产工艺技术开发。

  在邱勇的带领下,清华建立了一支由教师、博士后和研究生组成的清华大学实验室研究队伍。在维信诺公司,由研发人员和工程师组建了企业研发中心队伍。两支研发团队各有分工、密切互动,使基础研发和技术应用实现了无缝连接,逐渐形成了以企业为创新主体 ,校企紧密结合的持续创新机制。

  经过十多年持续攻关,OLED项目取得了多项重大突破:发明了活泼金属前驱体电子注入材料,降低了注入势垒;研发出长寿命、耐高温、抗干扰的器件结构,和高纯材料、高精密器件制备技术,解决了长期困扰OLED的效率低、寿命短、制造难等关键技术瓶颈。OLED显示器成功应用于“神七”舱外航天服,成为国际上首个将OLED技术应用到太空领域的案例。

  与此同时,邱勇领导的团队已累计发表论文200余篇,申请国内外专利370项,并负责制定了国际标准一项、国家标准两项、国家军用标准一项。

  从基础研究到技术创新,再到实现产业化,回顾十几年来的风雨历程,邱勇说,自主创新的勇气和自信是他们成功的基础。他说,“勇气来自于产业报国的理想,自信则是基于对产业发展趋势的正确认识。”

  2006年,全球的OLED遭遇行业性低谷,各大公司纷纷偃旗息鼓,而邱勇在冷静分析、深入思索后,选择了逆势而上。2008年,他们在昆山自主设计、建成了大陆首条OLED大规模生产线,实现了我国OLED产业的从无到有。

  “如今我们的整体技术已经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据邱勇介绍,他们已成功开发出30多个系列、300余款OLED显示产品。产品广泛应用于航天国防、消费电子、医疗仪器等各个领域。“2011年我们的市场占有率位居全球第二,全国第一。”

  创新永无止境,OLED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两方面都有着广阔的创新空间,大尺寸OLED显示、OLED照明、OLED透明显示、OLED柔性显示和照明等,都是OLED未来技术研发和产业发展的新热点。“我们已经在这些前沿领域进行了前期技术布局。”邱勇说,下一步将围绕这些热点,从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两个角度展开更加深入的研究。

  “作为一名学者和教师,我最关注的是创新,最大的心愿是培养人才。”邱勇说。

来源:教育装备采购网 我要投稿
校体购终极页

相关阅读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教育装备采购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教育装备采购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教育装备采购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校体购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