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装备采购网讯:据中国教育报消息,近年来,巴中市巴州区职教规模进一步扩大,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明显增强。但从整体看,职教办学机制以及人才培养的规模较小、结构不合理、质量不高,还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这与我区劳务产业已成为一大支柱产业的现实极不协调。要实现职教跨越式发展,打好“三分球”,就要优化职教资源,加强技能型人才培养,建设人力资源强区。
一、认真研究,找准制约我区职教“三分球”的症结
巴州区现有区属职业学校11所,其中公办4所,民办4所,其他部门办3所,省重点学校1所,共有职高生8000余人;区所在地有市教育局直属民办职业学校15所,其中生源80%来自我区。全区中职学校现有教职工583人。开设有计算机、电子、机电、建筑、文秘、旅游、机械等20多个专业;有省重点专业2个,市重点专业5个。
1、对发展职教的认识不够
大力发展职教,加快人力资源开发,是推进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就业再就业的重大举措,是全面提高国民素质,提升我区综合能力、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但目前社会上一些人对职教认识不足,对职教极不关心,极不重视。
2、条块分割,缺乏统筹协调
随着人才市场对人力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要求接受职教培训的人也越来越多,各种民办学校、培训机构大量产生。审批、管理机构纷繁复杂,准入门槛低,管理不规范,缺乏统一制度约束,一些学校成了部门学校,给教育主管部门管理带来困难,难以统筹协调;部分民办学校规模小,师资力量弱,实验教学设备、实习场地缺乏,不具备办学条件,培养的学生专业技能差,动手能力低,就业稳定率不高,从而使人民群众对职教产生疑虑,严重影响我区职教整体形象。
3、投入不足,发展缓慢
职教与普教不同,它所需设施设备费用、实训基地建设经费远高于普通教育。从历年招生的学生构成看,中职学生90%来自农村,家庭比较困难,尽管我区职业学校收费远低于省制定的收费标准,学生流失仍然较大,一些学校的巩固率不到60%。生员少,学校收入就低,加之政府投入少,学校发展异常缓慢。
4、职业学校招生困难,入学率低
由于高校扩招,普高人满为患,中职学校出现招生难;加之给“招生托”高回扣等恶性生源竞争现象难以制止,我区职业学校学生录取后入学率一直较低。2010年秋,我区职高新生入学仅2000余人,除巴中市职业中学招收新生1000多名以外,其他学生普遍招生不到100人。
二、充分认识投好职教“三分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是我区教育长远规划的需要
优化职教资源,提升职教发展水平和办学效益,是我区提升人力资源保障,建设人力资源强区的必然要求;是我区调整教育结构,促进职教普教协调发展,构建适应巴中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教育体系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劳务强区”的必然要求。
2、是职教自身发展的需要
随着六路建设推进,我区地域优势凸显,地方经济加速发展,每年需要各类专业技术人才不少于3万人,每年亟需高等职业技术人才1万余人。每年需要充电的短期学员不下5万人,现有职教规模和办学模式已不能满足蓝领技工、一专多能的实用技术人才培养的需要。扩建和提升办学水平和规模,依托具有优势资源的学校,合理整合教育资源,通过吸引外商投资,改善教学设施设备和走校企结合之路的办学模式,强化学生实践操作技能来满足社会对职业实用技术人才的需求是大势所趋。
3、是我区劳务市场提速发展的需要
巴州是劳务输出大区,常年富裕劳动力在60万以上,2010年全区转移和输出劳动力46万人,实现劳务收入18亿元。我区每年向外输出的劳务大军达50万人以上,很多人未经技能培训,主要原因是现有职业技能培训点散量少质次,专业设置未能与市场并轨,远远不能适应“劳务立区”的需要。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各行业对技术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不少返乡农民工要求学习技术;许多有技术的实用人才需要学习文化和管理经验;未能升入高校学习的高中毕业生,特别是普高毕业生更需要技术培训和专业学习;一些大专毕业生只有学历,缺乏技术,一些大学毕业生只有一项专长而想成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总之,随着社会进步,各行各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学习欲望越来越高。成立高水平的职教培训集团,提高我市劳动者素质是大势所趋。
4、是我区脱贫致富的需要
我国经济已进入转型期,仅凭劳力已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随着新型农业的持续发展,实用技术人员在农村需求量增加;六路建成后,区内工厂、企业增多,高速发展的经济也需要更多高素质的技术人才。没有技术找不到工作,有技术才能找工作,有了精湛的技术才有好工作,才有丰厚的报酬和收入。要脱贫致富,就要学习技术,掌握技术,要提高我区劳动者素质,就必须组建高质量高水平的职教培训机构,加快全区人民致富奔小康的步伐。
三、整合资源,投好职教“三分球”
1、加大投入,统筹协调,打造职教新品牌
政府要认真贯彻执行《职教法》和《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教的决定》,努力落实多渠道筹集职教经费的政策。各级财政应根据财力的增长情况,逐年增加职教专项经费。努力使教育事业经费的增长速度不低于财政支出的增长速度,切实解决好学校建设的配套资金。同时走多元化投资办学之路,积极筹措民间及社会团体资金投资学校建设。充分发挥以巴中市职业中学为主体的巴州区职教中心的主导引领作用,加大投入,强化骨干职业,培植新的急需的实用专业,加强紧缺的专业师资培训。树立品牌学校,打造品牌学校,以品牌引领带动职教发展。
2、整体优化职教资源,组建职教集团
通过组建巴中职业技术教育集团,来加快学校布局调整,整体优化职教资源,扩大职教办学规模,提高职教办学水平,提升职教办学效益,改变我区转移技术人才数量少、层次低、结构不合理和劳务输出量多质次的情况。
3、加强专业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育质量
制定合理的奖励吸引人才措施,改善提高教师待遇,控制人才外流,科学设置教师后续教育,鼓励在职教师通过自学函授、进修培训等各种形式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一是可将30%的城市教育费附加的一部分经费作为政府投入,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多种方法,培育一支知识型、技能型的高素质教师队伍。二是允许学校自己引进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专业技术人才担任兼职教育,改变职教师资队伍结构,提高职教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