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装备采购网讯:据中国教育报近日消息,河南南阳市近年来各学校深化中小学课程改革,着力推动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每个县区、每所学校,都尝试向课堂要效益,让广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得到均衡发展,寻求多种途径进行课改,获得了教学质量的普遍丰收。
南阳市一中的课改,从一开始就瞄准了课堂。他们将“导学案教学法”作为突破口,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体。该校实施的“燃烧激情、追求卓越”系统工程,通过一系列的励志活动,使学生始终保持旺盛的学习动力。早操、课间操、下午操,整齐的步伐,震天的口号,饱满的热情成为校园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把教学目的隐藏起来的教学,才是最好的方法,才能润物细无声。南阳市二中利用现代投影技术制作多媒体课件。“课件围绕学生的思想和教学重点,旁侧敲击。”该校校长王超介绍说,“在潜移默化中,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还改造了思想。”
西峡一高在全市率先推行“三疑三探”教学法,让师生在“设疑自探”、“解疑合探”、“质疑再探”和“运用拓展”4个环节中探究知识的奥秘。学生反映:“‘三疑三探’调动了我们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使我们由被动听课转变为积极参与,逐渐养成了主动提出问题、独立思考问题、合作探究问题、学会归纳创新的能力,还使我们养成了善于反思、敢于质疑、乐于表达的良好习惯。”
借鉴中央电视台“星光大道”竞赛模式,南阳市淅川县一中在教师中开展赛课活动,通过层层选拔,评选出周冠军、月冠军、学期冠军,并大力表彰。赛课期末冠军得主、该校高三数学课教师徐俊锋深有体会地告诉记者:“伴随着赛课活动,我明显感到自己在成长。如今,上好每一节课已经成了我的追求。”
不仅为教师评星,也为学生评星。该校评选出的“学习之星”、 “才艺之星”、“亲情之星”、“劳动之星”、“学科之星”等走上红地毯,在掌声和欢呼声中接受颁奖。这种模式,体现了“让每朵花儿都绽放,为每个学生成长提供平台”的校园文化。
“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生命的和谐与尊严”、“让每个学生都能享受到学习的快乐和成功的幸福”。正是在这样的氛围下,南阳这个千万人口的大市,在基础教育质量全面提升、素质教育得到全方位拓展的前提下,今年的高考交了一份优秀的答卷:本科一批上线3894人,上线率达8%;本科二批上线11707人,上线率达24%;本科三批上线22843人,上线率达4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