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装备采购网讯:据浙江教育厅消息,近日,浙江省教育厅发布《浙江省中小学第二轮书香校园工程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启动实施第二轮书香校园工程,提出“从2011年至2015年,按照省财政每学年生均5元的标准为义务教育阶段农村中小学校、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以及欠发达地区义务教育阶段的城镇中小学校师生配备图书,力争通过5年的努力,实现校校建好图书馆(室)”。
此次,浙江省启动的第二轮书香校园工程由省级专项经费全额保障,共将投入8345万元专项经费。
浙江省教育厅在发布的《方案》中表示,启动实施第二轮书香校园工程,旨在巩固和扩大第一轮工程的成果,深入贯彻实施《浙江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进一步缩小城乡差距,形成更广泛的公平教育。
体现三大特色
根据《方案》精神,和第一轮工程相比,第二轮书香校园工程主要体现以下三方面特色:1、受益范围更广。第二轮书香校园工程在第一轮农村中小学校的基础上,将受益范围扩大至义务教育阶段农村中小学、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以及欠发达地区义务教育阶段城镇中小学校,让包括外来务工子弟在内的更多孩子同享读书之乐。2、突出信息技术的应用。第一轮工程以图书配备和开展各类读书活动为主,第二轮工程则突出强调信息技术的应用。工程将创建“书香浙江”网络平台,引入优质数字图书和期刊资源,打造“省-市-县-校-家”一体的网络公共阅读平台,积极探索数字图书资源的共建共享。同时,该平台也将作为工程的管理平台,实现管理的信息化。3、注重队伍建设。第二轮书香校园工程将采取现场培训和网络培训相结合的模式,分批完成中小学图书管理人员的全员培训,逐步推进图书管理队伍的专业化和职业化。
相关链接:浙江省第一轮书香校园工程
为解决农村中小学校普遍存在的图书数量少、种类单一、书籍陈旧等问题,让农村学生能多读书、读好书,全面提高综合素质,浙江省政府于2007年至2010年面向全省农村中小学组织实施了第一轮书香校园工程,按照每学年生均5元的标准,由省级专项经费保障,为全省农村中小学生配置必要的图书。工程实施以来,共为全省3000余所农村中小学校配备近600万册优质图书,惠及300万农家学子,基本实现校校建有图书馆(室),有效地改善了农村中小学校的办学条件,推进了阅读教学,为提升师生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发挥了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