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装备采购网
第七届图书馆 校体购1

促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座谈会在津召开

教育装备采购网 2011-06-27 17:46 围观432次

教育装备采购网讯:据中国教育报报道,教育部日前在天津召开促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座谈会。全国各省(区、市)教育厅(教委)分管负责同志、中职和高职主管处长,中等和高等职业学校代表近200人参加了座谈会。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出席座谈会并讲话。

    鲁昕指出,今年以来,教育部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起草了《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并已获党组原则通过。各地要加强统筹规划、加大投入力度、重视分类指导、推进普职渗透、进一步优化制度环境。今年重点做好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适应区域产业需求,明晰人才培养目标;紧贴产业转型升级,优化专业结构布局;深化专业教学改革,创新课程体系和教材;强化学生素质培养,改进教育教学过程;改造提升传统教学,加快信息技术应用;改革招生考试制度,拓宽人才成长途径;坚持以能力为核心、推进评价模式改革;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注重教师培养培训;推进产教合作对接,强化行业指导作用;发挥职教集团作用,促进校企深度合作等10个方面的衔接工作,今后两年形成职业教育体系的初步架构,力争10年内建成完整的中国特色、世界水准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座谈会上,天津市教委以“以行业为纽带,统筹中高职教育发展,一体化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为题首先发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育厅、江苏省教育厅、湖南省教育厅、广东省教育厅等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辽宁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重庆工商学校、上海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河南农业职业学院等院校代表分别从园区建设、模式改革、加强统筹、集团化办学等方面作了交流。

来源:教育装备采购网 我要投稿
校体购终极页

相关阅读

  • 四川德阳市全力打造纵向贯通职业教育体系
    四川省教育厅07-23
    (1)建强基础。锚定“高职院校达到30所、职业院校在校生规模达到30万人”目标,出台“金融+财税+土地+信用”综合激励措施,加大优质高校引育力度,建设国省级“双高”职业院校5所,推动5所中职...
  • 四川省多措并举打造职业教育“金师”
    四川省教育厅07-23
    (1)优选名师团队。面向全省中高职院校,遴选省级职业院校“双师型”名师工作室、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和教师教学创新团队领衔人。采用领衔人与成员双向选择、省级统筹安排等方式,确定2000余名...
  • 烟台职业学院:“四个精准”开辟职教出海新航道
    山东省教育厅07-22
    烟台职业学院作为国家“双高计划”院校、国家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国家优质高职院校,主动融入和服务国家战略,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双向互动,不断深化国际交流与合作,国际化办学迈出坚...
  • 河南焦作市:立足乡村振兴战略 发展县域职业教育
    河南省教育厅07-18
    近年来,河南省焦作市县域职业学校坚持职业教育类型特色,优化办学定位,积极服务乡村振兴战略,落实国家省提出“每个县(市)重点办好一所中等职业学校”的要求,不断加大政策和经费支持力度,...
  • 安庆职业教育集团连续六年获评安徽省A类职教集团
    安徽省教育厅07-18
    近日,安庆职教集团在全省60家职教集团2023年度工作运行情况综合评价中,再度获评安徽省A类职教集团,实现连续六年荣获安徽省A类职教集团称号。2023年,安庆职教集团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和国家关...
  • 安徽工商职业学院获批第二批安徽省职业教育“双师型” 教师培训基地
    安徽省教育厅07-18
    近日,安徽省教育厅公布《第二批安徽省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的通知》,安徽工商职业学院成功入选文化艺术大类“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该基地由安徽工商职业学院牵头,安徽地道景观规...
  • 湖南“四措并举”构建省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湖南省教育厅07-15
    近年来,湖南省坚持把职业教育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先手棋”,部省协同,整省推进,多元发展,加快推进省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试点建设,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湖南篇章提供了有力技术技能人...
  • 山东省教育厅部署职业教育贯通培养工作
    山东省教育厅07-12
    7月11日,山东省对职业院校与本科高校对口贯通分段培养、中高职联办五年制高职教育等职业教育长学制培养工作作出安排部署。会议系统总结了山东省职业教育贯通培养工作,指出要充分认识和深刻把握...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教育装备采购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教育装备采购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教育装备采购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校体购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