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学校基础课教学用单踪阴极射线示波器(简称示波器)的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学校用教学示波器系列及学生示波器系列产品,是上述系列产品设计、生产、检验和使用的技术依据。
2 引用标准
GB 6586 通用阴极射线示波器技术条件
GB 6585 通用阴极射线示波器测试方法
GB 4793 电子测量仪器安全要求
JY 0001 教学仪器产品一般质量要求
JY 0002 教学仪器产品的检验规则
JY 0009 教学用电子仪器的环境要求和试验方法
JY 0010 教学用电子仪器的标志、说明书、包装、运输和贮存通用技术条件
3 术语
3.1 阴极射线示波器
是测量或观察电信号瞬时值的一种仪器。它用一个或多个电子束的偏转,从而得到电信号变量函数值的显示。
3.2 教学示波器
主要由教师操作,在课堂上作演示实验用的示波器。
3.3 学生示波器
主要由学生操作,进行分组实验使用的示波器。
3.4 噪声
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电了不规则运动的随机现象。通常以它的幅度换算成等效输入电压的峰一峰值表示。
3.5 电源交流噪声
由电源交流波纹引起的噪声。
3.6 扫描频率噪声
由示波器扫描信号发生器影响的噪声。
3.7 频率响应及不平度
当示波器输入不同频率的等幅正弦信号时,在屏幕上所显示的幅度是随频率变化的函数。通常以所显示幅度的最小值与最大值之比的分贝值表示不平度。
3.8 垂直(水平)偏转因数
电压与此电压产生的垂直(水平)偏转的格数或长度之比。偏转因数用电压/每格或电压/每单位长度来表示。
示波器的通用术语见GB 6586第2章。
4 产品分类
4.1 按产品用途分为教学示波器、学生示波器两类。
4.2 教学示波器、学生示波器按其主要技术特性频率响应可各自分为Ⅰ、Ⅱ两种规格,规格Ⅰ为2MHz,规格Ⅱ为5MHz。
5 技术要求
5.1 工作环境条件
湿度 0~40℃
相对湿度 不大于90%(40℃)
5.2 使用电源
交流220V±10% 50Hz±5%
5.3 预热时间
不长于5min
5.4 安全性
应遵循GB 4793的规定。教学用示波器属I类安全仪器。仪器应具备完整的功能绝缘,并装有保护接地端子或保护接地点。
5.4.1 绝缘电阻试验 不小于20MΩ
5.4.2 电压试验 1.5KV
5.5 外观与结构要求
应遵循JY 0001第5、6章的规定。
5.6 技术性能
教学用示波器的技术性能见表1
表1
名 称 | 教学示波器 | 学生示波器 | |||
规 格 | Ⅰ | Ⅱ | Ⅰ | Ⅱ | |
垂 直 系 统 | 频率响应及不平度 | DC~2MHz 不超过3dB | DC ~5MHz 不超过3dB | DC ~2MHz 不超过3dB | DC ~5MHz 不超过3dB |
偏转因数 | 不大于20mVpp/格 | 50mVpp/格±10% | |||
输入耦合 | DC.AC 两 档 | DC.AC.⊥ 三 档 | DC.AC 两 档 | DC.AC.⊥ 三 档 | |
输入阻容 | 电阻 1MΩ±10% 电容 不大于40PF | ||||
衰减器倍率 | 1、10、100、1000四档 误差 ±10% | ||||
位 移 | 范围 光点能移到垂直方向屏幕两边缘处 线性误差 不超过10% | ||||
最大输入电压 | 400V(DC+ACp-p) | ||||
电源交流噪声 | 不大于8mVpp | 不大于20mVpp | |||
扫描频率噪声 | 无明显可见的显示 | ||||
扫 描 系 统 | 扫描频率 | 10Hz~100KHz连续可调 分四档 10Hz~100KHz 100Hz~1000KHz 1Hz~10KHz 10Hz~100KHz | |||
内同步性能 | 示波器显示不小于4格 | 示波器显示不小于2格 | |||
外同步性能 | — | 不小于0.5Vpp | — | 不小于0.5Vpp | |
水 平 系 统 | 频率响应及不平度 | DC~500MHz 不超过3dB | 10Hz~500KHz 不超过3dB | ||
偏转因数 | 不大于100mVp-p/格 | ||||
输入阻容 | 电阻 1MΩ±10% 电容 不大于60pF | ||||
位 移 | 范围 光点能移到水平方向屏幕两边缘处 线性误差 不超过10% | ||||
显 示 系 统 | 有效显示面积 | 不小于8格×12格 1格=0.8cm | 不小于6格×10格 1格=0.6cm | ||
辉 度 | 中余辉,辉度能均匀调节,并减弱到消失。 | ||||
聚 焦 | 聚焦良好,能聚到直径约1mm的小圆点。 | ||||
校 信 准 或 试 验 号 | 波 形 | 方 波 | 正弦波 | ||
频 率 | 100Hz±10% | 50Hz | |||
幅 度 | 100mVpp±5% | 250mVpp±10% |
5.7 环境要求
应遵循JY 0009教学用电子仪器的环境要求和试验方法4.3条的要求。
6 试验方法
6.1 外观与结构检验
示波器处于非工作状态,用目测检查仪器的外观镀涂,图案字符,紧固件的紧固,并配合操作检查各控制器的紧固与传动状况,旋钮档级的对位,均应符合5.5条的要求。
6.2 绝缘电阻试验、电压试验和电源电压试验
按JY 0009第4.4.3、4.4.4和4.4.5条进行。
6.3 辉度、聚焦性能检验
示 波器接通电源,经规定预热时间。将衰减旋钮置“1000”档,扫描范围旋钮置“外X”档。对学生示波器系列,将X增益旋包逆时针转到底。对教学示波器系 列,将X输入与地接线柱间用导线短路,示波器荧光屏上出现的光点亮度受辉度旋钮控制,顺时针转时辉度增亮,逆时针转时辉度变暗。光点的聚焦受聚焦旋钮及辅 助聚焦旋钮控制。两旋钮配合调节,应达到5.6条中聚集的要求。
6.4 位移范围检查
调节垂直位移旋钮,顺时针转时光点向上移,逆时针转时光点向下移,光点移到垂直方向屏幕两边缘处。
调节水平位移旋钮,顺时针转时光点向右移,逆时针转时光点向左移,光点能移到水平方向屏幕两边缘处。
6.5 垂直系统偏转因数测试
被 尚未波器衰减旋钮置于“1”档,Y增益旋钮顺时针转达到底,用输出幅度误差不大于0.5%的比较信号发生器或同等精度的其它仪器,送入1KHz方波信号到 Y输入与地接线柱间。对教学示波器系列,方波信号输出幅度为100mV,荧光屏垂直方向显示应不小于5格。对学生示波器系列,方波信号输出幅度为 200mV,荧光屏垂直方向显示应为4±0.4格。
6.6 垂直位移线性误差测试
按6.5 条方法连接仪器。将被测示波器光迹调到正中,调节输出方波幅度,使器荧光屏上显示幅度为有效显示的50%,再将波形调到有效显示面积上边缘及下边缘,分别读取显示格数,式(1)(2)算出位移线性误差。
δA1=| | A1-A0 | |×100% ………………………… (1) |
A0 | ||
δA2=| | A2-A0 | |×100% ………………………… (2) |
A0 |
式中
δA1--上部有效显示面积位移线性误差
δA2--下部有效显示面积位移线性误差
A0--波形在正中时显示格数
A1--波形上移时显示格数
A2--波形下移时显示格数
取δA1、δA2两者中最大值应不大于10%为合格
6.7 水平系统偏移转因数测试
被测试示波器X增益旋钮顺时针转到底,扫描频率范围旋钮置“外X”档,用输出幅度误差不大于0.5%的比较信号发生器或同等精度的其它仪器,送1KHZ方波信号到X输入与地接线柱之间,方波信号幅度为0.5V,示波器荧光屏水平方向显示应不小于5格。
6.8 水平位移线性误差测试
按6.7条测试方法连接仪器。将被尚未波器光迹调到正中,调节输出方波幅度,使示波器荧光屏上水平方向显示幅度为有效显示50%,在将波形调到有效显示面积的右边缘及左边缘,分别读取显示格数,按式(3)(4)求得位移线性误差。
δB1=| | B1-B0 | |×100% ………………………… (3) |
B0 | ||
δB2=| | B2-B0 | |×100% ………………………… (4) |
B0 |
式中
δB1--右部有效显示面积位移线性误差
δB2--左部有效显示面积位移线性误差
B0--波形在正中时显示格数
B1--波形右移时显示格数
B2--波形左移时显示格数
取δB1、δB2两者中最大值应不大于10%为合格
6.9 衰减倍率测试
被 测示波器衰减旋钮置于“1”档,Y增益旋钮顺时针转到底。用输出幅度误差不大于0.5%的比较信号发生器或同等精度的其它仪器,送入1KHz方波信号到Y 输入与地接线柱减开关置“10”、“100”|”1000”档,同时将方波信号幅度也分别增加到10、100、1000倍,示波器荧光屏上显示均应为 4±0.4格或5±0.5格为合格。
6.10 垂直系统频率响应测试
被测示波器衰减旋钮置“1”档,Y增益旋钮顺时转到底。用频率刻 度误差不大于2%的低频信号发生器、高频信号发生器送入正弦波信号到Y输入与地接线柱间,以1KHz为基准频率,使示波器荧光屏垂直方向显示为6格。用频 率响应误差不大于5%的高频电压表作监视,保持输入信号幅度不变,在频率响应上下限及其范围内任意测试数个频率,读出其显示幅度,按式(5)算出不平度。
δ1=|20lg | Hmin | | ………………………… (5) |
Bmax |
式中
δ1——垂直系统频率响应不平度 Hmin——最小显示幅度 Hmaa——最大显示幅度 δ1值 应小于3dB为合格 6.11 水平系统频率响应测试 被测示波器X增益旋钮顺时转到底,扫描频率范围旋钮置“外X”档,用频率刻度不大于2%的信号发生器送入正弦波信号到X输入与地接线柱间,以1KHz为基 准频率,使示波器荧光屏水平方向显示为6格。用频率误差不大于5%的高频电压表作监视,保持输入信号幅度不变,在频率响应上下限及其范围内任意测试数个频 率,读出其显示幅度,按式(6)算出不平度。
δ2=|20lg | Lmin | | ………………………… (6) |
Lmax |
式中
δ2——水平系统频率响应不平度
Lmin——最小显示幅度
Lmaa——最大显示幅度
δ1值应小于3dB为合格
6.12 垂直系统输入阻容测试
被测示波器衰减u旋钮置“1”档,输入耦合开关置于“DC”。用精度为1%以上的数字万用表测Y输入与地接线柱之间的电阻应为1MΩ±10%。用电容测量误差不大于±pF的Q表测量输入电容,应不大于40pF。Q表测试频率为250KHz,标准电感2~5mH。
对于电子管电路示波器,测试时仪器不通电,对晶体管电路示波器,仪器通电后测试。
6.13 水平系统输入阻容测试
被测示波器扫描频率范围旋钮置于“外X”档,采用6.12条相同的方法测X输入与地接线柱之间输入阻容,输入电阻应为1MΩ±10%,输入电容应不大于60pF。
6.14 最大输入电压测试 按GB 6585中4.5条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电压源采用50Hz交流电压。被测示波器输入耦合置“DC”档,衰减开关置“1”档,Y增益旋钮顺时针转到底,示 波器荧光屏上光迹居中,调电压源,使交流电压表批示为142V,其峰峰值约为401V。接通开关,并持续一分钟,再断开开关,检查被测仪器,应能正常工 作,并符合技术要求。
6.15 扫描频率范围测试
被测示波器衰减旋钮置“1”档,用频率刻度误差不大于2%的信号发生器在Y输入与地 接线柱间送入正弦波信号。在扫描频率范围旋钮的每一档,扫描微调旋钮在最大或最小位置时,改变信号发生器的频率,使荧光屏上显示的波形为一圆形,这时读出 信号发处理品在的频率等于示波器扫描频率。要求扫描频率低端不大于10Hz,高端不小于100Hz,各档之间能达到覆盖。
6.16 同步性能测试
6.16.1 内同步性能测试 被测示波器同步开关置“内正”或“内负”档,用频率刻度误差不大于2%的低频信号发生器及高频信号发生器,在Y输入与地接线柱间送入正弦波信号,频率调到 被测示波器频率响应上下限及其范围内任选几个频率,当示波器垂方向达到5.6条内同步显示幅度时,调节被测示波器扫描范围及扫描微调旋钮,庆能达到同步, 正、负极性时,波形能反转。
6.16.2 外地人步性能测试
被测示波器同步开关置“外同步”档,用频率刻度误差不大于2%的低频信号 发生器及高频信号发生器,在Y输入与地接线柱间送入正弦波信号,并用频率响误码误差小于5%的高频电压表测量正弦波信号电压,使其幅度保持为0.18V, 即峰峰值为0.5Vpp,频率调节到被测示波器频率的响应上限值、下限值及其范围内任选几个值,调节被尚未波器扫描范围及扫描微调旋钮,均应能达到同步。
6.17 校准信号及试验信号测试
6.17.1 校准信号测试 被测教学示波器系列衰减旋钮置于“1”档,用输出幅度误差不大于0.5%的比较信号发生器或同等精度的其它仪器,在Y输入与地接线柱间输入1KHZ幅度 100MV的方波,调Y增益旋钮,使荧光屏上垂直方向显示正好为5格。保持Y增益旋钮位置不变,将衰减旋钮置“校准”档,此时荧光屏上显示的校准信号应 5+-0.25格。
6.17.2 试验信号测试 被测学生示波器系列衰减旋钮置于“1”档,Y增益旋钮顺时针转到底,用输出幅度误差不大于0.5%的比较信号发生器或同等精度的其它仪器,在Y输入与地接 线柱间输入1KHz幅度250mV的方波,记住此时示波器荧光屏街方向显示为A格,将衰减旋钮置“∞”档,并调节扫描频率。使示波器显示出稳定的正弦波 形,其幅度应为A±0.1A格,波形没有明显失真。
6.18 电源交流噪声测试
被测示波器Y输入与地接线柱用导线短接,衰减旋钮置于“1”档,Y增益旋钮顺时针转到底。扫描范围旋钮置于“10~100”Hz档,扫描微调旋钮逆时针转到底,仔细观察示波器荧光屏上的扫描线,其交流波纹幅度应不大于2小格。
6.19 扫描频率噪声测试
扫描频率最高时此项噪声最大。测试时被测示波器扫描范围旋钮置于“10KHz~100KHz”档,扫描微调旋钮顺时针转到底,衰减旋钮置“1”档,Y增益旋钮顺时针转到底,调节X增益旋钮,使扫描线两端都显示在荧光屏上,仔细观察扫描线,两端不应出现弯曲现象。
6.20 环境试验方法
按JY 0009教学用电子仪器的环境要求和试验方法4.5~4.9条规定的方法进行。
7 检验规则
7.1 产品检验按照JY 0002第4、5、6章的规定。
7.2 检验项目
各类检验的项目内容按表2。表中项目2、3、4、5、7、12、13、14、15、20等10项为主要性能指标。
项目序号 | 检 验 项 目 | 交收检验 | 例行试验 |
1 | 外观与结构 | ● | ● |
2 | 绝缘电阻试验 | ● | ● |
3 | 电压试验 | —— | ● |
4 | 垂直频率响应 | ● | ● |
5 | 垂直偏转因数 | ● | ● |
6 | 垂直输入阻容 | ○ | ● |
7 | 衰减倍率 | ● | ● |
8 | 垂直位移 | ● | ● |
9 | 最大输入电压 | ○ | ● |
10 | 电源交流噪声 | ○ | ● |
11 | 扫描频率噪声 | ○ | ● |
12 | 扫描频率 | ● | ● |
13 | 同步性能 | ● | ● |
14 | 水平频率响应 | ● | ● |
15 | 水平偏转因数 | ● | ● |
16 | 水平输入阻容 | ○ | ● |
17 | 水平位移 | ● | ● |
18 | 辉 度 | ● | ● |
19 | 聚 焦 | ● | ● |
20 | 校准信号或试验信号 | ● | ● |
21 | 温度试验 | —— | ● |
22 | 湿度试验 | —— | ● |
23 | 振动试验 | —— | ● |
24 | 冲击试验 | —— | ● |
25 | 倾斜跌落试验 | —— | ● |
26 | 运输试验 | —— | ● |
27 | 电源电压试验 | —— | ● |
28 | 产品包装质量 | ● | ● |
注:●表示必检项目,○表示抽检项目
7.3 判定规则
7.3.1 生产厂质量部门负责的交收检验,对产品全数逐台检验,检验项目中有一项不合格,即为不合格产品,应退回生产线返修,并统计一次合格率,作为重要的质量考核指标。
7.3.2 收货方进行交收检验时,遵循JY 0002第3.4条规定判定产品是否合格。
7.3.3 例行试验及监督检验的产品在交收检验合格的产品中抽取,JY 0002第3.3条的规定进行,按按第3.4条规定判定检验是否合格。
8 标志、说明书、包装、运输及贮存 应遵循JY 0010教学用电子仪器标志、说明书、包装、运输及贮存的有关规定。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全国教学仪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杭州教学仪器研究所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何振华、刘成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