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装备采购网讯:一个三十岁不到的年轻人,从科研走向企业,引进资金、投资建厂、服务用户,用两到三年的时间,成功拿下东南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应变测试及振动测试项目、广州亚运会主场馆承载试验项目、京沪高铁列车组测试项目等国内大型振动测试的数十个项目。在一连串成功的背后,这个年轻人,经历了怎样的创业的酸甜苦辣,带领一群激情澎湃的年轻人,对未来的市场,又做出了怎样的发展规划?
带着这样的疑问,教育装备采购网记者有幸采访到泰斯特有限公司施杰总经理。
“高校研发和企业研发截然不同,学校注重学术和创新,而企业强调产品化、稳定性、实用性”
说起自己的创业经历,施总是一连串的回忆。在西安工程大学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专业硕士生期间,协助导师完成了多个项目。在这些项目研发的背后,作为学生的他,常常反思:“学术成果怎样才能转变成实实在在的市场产品,带来实用实效的市场价值?”
创业之初,最大的困难不是资金的困难、项目的困难,而是家人、朋友与用户的理解、信任与支持。在经历投资、建厂之后的种种艰辛之后,学术化的产品成果,终于问世。
两年后的2010年9月,东南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经过多次严格的筛选、比对、研究和讨论,最终选择使用泰斯特动态测试分析系统TST5915。泰斯特藉此成为了东南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应变测试及振动测试的优先合作伙伴。而泰斯特这一群激情澎湃的创业人尚未意识到,更大的市场机会,正蕴含其中。同年冬,东南大学机械学院合作成立旋转机械与故障诊断研究中心,几经筛选认证,泰斯特成为产业投资的企业优选伙伴。
“企业要走产学研这条路,才能高标准、高效率、高附加值”。在经历与东南大学的合作之后,泰斯特人对市场的发展和定位,更清晰明了,从最初的学术,走向科研,然后走产学研一体的路子,这个战略方向,逐步确定下来。
“战略是主线,市场是运营线,产品是基础线,三者缺一不可”
在成功把握市场脉搏和行业发展的基础上,泰斯特人并没有骄傲,继续拓宽和拓展服务领域。“未来的发展方向估计应该向系统集成度更高的方向发展”,同时“如果能够提供整套测试系统,则将给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带着这样的信念追求,泰斯特人成功中标上海世博会德国馆材料强度测试、广州亚运会主场馆承载试验、京沪高铁列车组测试、比亚迪汽车车架测试等国内数十个项目。
“战略是主线,市场是运营线,产品是基础线,三者缺一不可”。泰斯特人在规划战略发展市场的基础上,始终以产品为基础,不断创新,推出软硬件产品,确保每一项目的重点执行可行性。
在相继开发出一系硬件平台的基础上,2011年初,TST2811 阀门信号控制分析系统软件 V2.0.1 、TSTMP 模态分析软件 V2.0.1 和 TSTAA 声学分析软件 V2.0.1 三款软件成功申请通过了中国版权保护中心的认定,获得了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并获得了由江苏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颁布的软件产品登记证书。 泰斯特人说,“软硬件配套服务的推出,更强化了我们市场服务的基础,为用户提供了准确可行的保障”。